第五百四十三章 我在上课,你要散伙 (3/10)
的浅薄。真正的电影人应当用作品说话,而非制造无谓的纷争。”
作为第二个应和的制片人和导演,戴绿忍的立场和倾向人尽皆知:
“路宽导演的财富和艺术天才我不否认,但你是否忘记了自己起步的第一部《爆裂鼓手》就是靠着两地合拍拿到的政策优惠,继而开始的自己的导演生涯?”
“我是必须要为金马历来的独立性点赞的,如果真的有人受到这位卸磨杀驴的导演的蛊惑,选择不来金马,那应当是他们自己的损失。”
小岛内部有一个算一个的导演艺术家和文人恨不得群起而攻之,特别是几年前就因为金马有过骂战的一帮金马内部人员。
不过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开了一炮的路宽没有搭理他们的兴趣,首映结束后就一头扎进了《球状闪电》的拍摄进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搭理这帮殖民遗毒,那是给他们抬咖。
像这种立场鲜明的骂战,微博上的无数网友就能直接把这帮人攻击破防,进行正义审判,顺带着把从旁鼓噪的楠方也臭骂一通,完全没有搭理的必要。
但路老板自己不发声,现在可有的是正义之士仗义执言啊!
甭管是为了利益而正义,还是发自内心的正义,这事儿论迹不论心就完了。
比如已经因为《老胡不胡说》成为智界视频粉丝数最高的博主的胡锡近,他在对柳作战中优异表现也为自己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没有明面上的从属关系,但和“东亚最强80后”的默契已然十足。
嗯……等到2012年这个称号就要永久易主了,即便现在的老胡还不知晓,但这样的舆论热闹他是要插一脚的。
《华语电影需要新标杆,北平电影节正当其时》:
中国电影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从《建国大业》首日4200万的票房狂飙,到即将突破百亿的产业规模,市场已用真金白银投下了对本土内容的信任票。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华语电影的话语权体系,是否跟上了产业发展的步伐?
金马的争议并非始于今日,从评审标准的摇摆不定,到对商业片与艺术片的双重苛责,其“精神分裂式”的评奖逻辑早已暴露核心矛盾。
既想标榜艺术权威,又无法摆脱地域保护的窠臼,当一部电影的类型、题材甚至市场表现都被预设的“平衡”所绑架时,所谓的“华语殿堂”便成了削足适履的笑话。
所有伟大的文化平台,都是被产业需求推着进化,而非靠故步自封维系体面。好莱坞能主导全球电影话语权,靠的不是奥斯卡的“艺术纯洁性”,而是其背后万亿级市场的虹吸效应。
北平电影节的使命,绝非简单取代谁,而是为华语电影搭建一个更开放、更专业、更接轨工业体系的新主场。当莱昂纳多们愿意为东方红毯驻足时,当亚洲片商将北平视为必赴的交易圣地时,所谓的“正统之争”自会尘埃落定。
作为一名普通的影迷,老胡必须要说:
中国电影人苦“伪权威”久矣!与其在旧体系的窠臼里委曲求全,不如携手建设一个真正属于产业时代的新标杆,希望路宽导演能和北平电影节一起,为大家带来新的文化项目创新!
这篇社论的言辞并非如何犀利,但老胡很上道地把路老板和北平电影节都拉出来褒奖、期待了一番,很博好感。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