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亚最强80后?(感谢雪糕又一盟,致谢大佬) (7/8)
能让嘴贱的艳星跪着哭!”
网友们一直狂欢到天亮,才发现迪奥和CAA的解约声明、以及莎朗斯通泪流满面的道歉视频在网上疯传。
也成为了这起从发声到结束还不满24小时的公共事件的注脚。
根据事后统计,这一次的网络舆论事件也创造了灾后最大的流量效果。
推特话题#CancelStone(封杀斯通)#在路老板发文后一小时即告登顶,全球的海外华人得知此事的都注册声援,进一步奠定了推特在西方微博类社交的扛鼎之位;
微博相关话题的单日讨论量也突破800万,创下了2008年的娱乐事件记录,带来新注册用户200余万。
其中很多都是在类似“兄弟们!都去注册微博账号,都去买问界商城的产品!”这样的呼吁下蜂拥而入的。
也许在朱大珂嘴里又要成为一次爱国牌的罪证了。
就在事件尘埃落定后,《环球》的老胡又义无反顾地蹭了上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凡有路老板之处,必有朱楠方和胡锡近的存在。
前者狂黑,后者狂捧,但动机差不大多,都是蹭流量。
老胡这一次依旧是激情满满地对事件整体进行了剖析。
当路宽导演用奈飞的DVD渠道封杀斯通时,他挥动的不是个人恩怨的棍棒,而是中国资本在国际规则下的第一次精准打击。
这记耳光之所以响亮,在于它打破了两个神话:
一是“西方话语权不可撼动”的神话,好莱坞大公司和巨星们第一时间集体站队,证明了资本战场的胜负才是抢夺话语权的真正利器;
二是“道歉万能”神话,从“不接受道歉”到迪奥火速解约,标志着中国民间对西方明星前后反复套路的零容忍阈值已至。
同时,这一次事件也见证了国内网民从仰视到平视的心态跃迁。
2008年的国内网民,既有百年屈辱的集体记忆,又有奥运腾飞的迫切期待,路宽对斯通的制裁,成了压抑情绪的爆发点。
自卑的消解,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
憋屈的释放,恰是奥运前夕民族自信的预演。
以往类似事件总以“道歉了事”,但路宽导演直接宣布“不接受道歉”,让网民体验到了“审判者”而非“受害者”的快感。
试问,又有谁喜欢一直做受害者呢?
于是,路宽导演就成为了网络时代的“正义代理人”。
由此可见,这场舆论风暴的爽感,本质是民族情绪、阶级复仇和网络狂欢的混合产物。
路宽既成了网友对抗西方霸权的“符号武器”,也意外成为文化输出实力的“人形广告”。
正如某铁血论坛的标题:“当白左还在议论人权时,路老板已经用美元砸碎了他们的膝盖!”
当某些人还在咀嚼“8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污名化论调时,1982年出生的路宽导演用资本与胶片浇筑出东亚文明的新脊柱。
这才是80后该有的历史剧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