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主动出击 (7/11)
这是托电影局的朋友拿到的资料,问界今年也是三部电影,还是得跟行业龙头多学习。”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王总这老板硬是要得!”小钢炮马屁奉上,凑近了看各项具体而微的数据——
问界出品的电影,中影不是投资人就是发行方,加上官方部门的身份,能拿到数据很正常。
王大军想做的,也不过就是向行业先锋看齐,时刻评估下和竞争对手的差距罢了。
只不过三人略览了一遍数据后,刚刚还弹冠相庆的互相喝彩,好像顿时失去了几分颜色。
电影局的数据给到的第三方商业咨询公司,最后大概计算出的问界《唐探2》、《不能说的秘密》、《历史的天空》的总收益在3.8亿人民币左右。
和真实的数字4亿的差距,主要是《历史的天空》在好莱坞的营销细节相关信息缺失,北美问界利用互联网渠道省却了相当一部分营销费用。
小钢炮有些张口结舌,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
面上的票房数据大家都看得着,但从最后的盈利情况来看,问界控股在每一部电影上攫取的利润太高。
这是问界最能够和其他电影公司拉开差距的地方,因为路老板从2002年起就在打造这条自给自足的产业链。
其他电影公司的特效费用、宣发费用、院线分账、衍生品售卖过程中分润出去的利润,在问界控股旗下的电影产业链中都可以收归己有。
甚至你澄天和华艺靠电影赚的钱,也得因为宣传和院线分账“上贡”给问界。
真叫其他竞争对手恨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
这也是华艺要和阿狸、邓温迪结盟,大力发展生态圈内的Alispace和自身院线的原因。
王大军叹了口气:“三部电影的利润,几乎是我们这一年所有电影的总净利了,也无怪路宽这几年一直竭泽而渔,肆意扩张。”
“听说最近在北美还成立了衍生品公司,算是堪堪把问界的垂直整合做到极致了。”
经济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交易成本内部化”。
问界控股从剧本开发到特效制作,从院线排片到衍生品销售,把整条价值链都攥在了手里。
除了基于交换价值要分润一些资源给盟友外,最肥的肉基本都能吃到自己嘴里,还能扒拉别人碗里的佳肴,产业链相当成熟。
冯小钢正色道:“其他倒没什么,问界的院线现在在民营企业里仅次于万哒,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排到全国第四,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就拿这次《集结号》来讲,所有院线都给《投名状》优先位次,我们最后是大逆转脱颖而出了,但也损失了前期的观众。”
“但问界不同,《历史的天空》上来就拿到顶级的排片,这片子可不是他的《异域》啊!大家一是对路宽信任,二是他自己掌握的银幕数就很多。”
“这样一来直接度过了口碑发酵期,上来就是大爆,才会有后面的成绩。”
王小磊闷声道:“其实我们也不差,上次从路宽手里抢了几个华纳的遗产,也在搞我们自己的院线。”
他转向神色淡然地翻看数据的王大军:“大哥,我们这步伐是不是也要加快些?问界现在是举全公司之力供养院线开发,他的眼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