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和小刘,在柏林 (6/12)
”
“当然,当然。”科斯利克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法蓝西大街47号的Borchardt餐厅是柏林的一间顶级餐厅,位于宪兵广场附近,是柏林名人云集的地方:
奥观海来过,妮可·基德曼、杰克尼科尔森等人都光顾过。
对于政治人物、好莱坞明星和经济界大佬,Borchardt餐厅就像一个自由进出的食堂,普通人倒很难订到座位。
不过半小时后,当科斯利克口中的招牌菜——
炸猪排配土豆和黄瓜色拉出现在路老板和小刘面前时,这对早就被大厨养刁了口舌的青年男女不约而同地轻皱眉头。
特别是刘伊妃。
本来心里就记挂了角色和戏份,无奈被坏蛋强留在柏林。
强留就算了,总算上午和拉贝后人的交流反倒有些新的启发,不算坏事。
还能跟他共度一天二人世界。
这下好了,有个秃顶的大灯泡坐在对面,还在阴冷潮湿的柏林吃着冷冰冰的沙拉。
小姑娘只感觉实在糟心。
只可惜大灯泡一点自觉都没有:“路!Crystal,我代表柏林欢迎你们!”
职业演员小刘笑靥如花第举杯:“谢谢!”
刘伊妃微微仰头,修颈秀项,线条柔美。
猩红的酒液入喉,在口腔弥散,她拿舌尖感受着甜度、温度、酸度。。。
嗯,年份不够,滋味不够醇厚。
科斯利克再添一条“罪状”!
柏林电影节主席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欲加之罪了,笑着对路老板道:“路,我想把你这部电影带到明年的柏林。”
“时间上似乎不允许吧?”
“目前的进度,应该会在年内全球公映。”
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报名门槛,无一例外都要求是全球首映。
即参展之前,不能在其他平台、国家公开放映过,这是为了彰显电影节的权威和独特性。
当然,只要是人定的规则就有例外。
譬如《寄生虫》在戛纳参展前曾在国内有过放映。
后经曝光后,影展官方解释是小规模的媒体点映,最终斩获金棕榈。
还有老片《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前,曾在特柳赖德电影节进行过非公开放映,最后也被判定具备评选资格。
按照路宽的规划,希望这部意义特殊的影片在2007年70周年之际上映,显然就不符合柏林的时间要求了。
科斯利克沉吟了几秒:“路,先别急着拒绝,这件事情。。。我来想办法。”
“当然,如果你能推迟上映时间,我想对大家都是好事。”
科斯利克显然也是电影圈中的权力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