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洗衣机北美大秀 (2/9)
年又陆续在芝加哥、休斯顿等开办,几乎可以随时捕捉北美的一手新闻素材。
今天到场的新华社记者叫戚恒,93年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也是2006年北美华人春节联欢晚会的特邀记者。
话筒终于传到他手中,戚恒迫不及待:“路导,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创立的Mytube,当初创立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现在Mytube几乎做到了视频媒体的龙头,为什么要放弃呢?”
对着老家人,路老板态度还是很轻松:“问题很多啊,我一个个答。”
“Mytube是2004年底正式在美注册开办,迄今约15个月的发展历程。”
“当初创立的原因和动机很简单,我的主业是电影导演,但我也知道有很多热爱生活的摄影爱好者和乐于分享的朋友,没有一个可供灵感和创意驰骋的平台,所以就有了Mytube,这是最初的想法。”
戚恒接话:“所以您在国内的问界视频同理?也是有考虑技术发展原因吗?”
“是的,这两年随着中美两地宽带网络的兴起,虽然速度和稳定性还不够,但已经能够支撑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提供基本的网路环境。”
“加上Flash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我们Mytube技术团队研发的云托管技术,能够降低成本、高效率地传输和存储,这是成功的关键。”
路老板换了个手拿话筒:“至于戚记者讲的放弃,我觉得不太妥当,这不是放弃,这是和谷歌的强强联手。”
“谷歌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平台,这对Mytube的后期发展有利。”
“而Mytube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品牌形象,使谷歌看起来更加年轻、时尚和富有创新精神,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互联网行业的领导地位。”
“我相信这会是双赢!”
一边的施密特看着路老板频频点头。
几番谈判,加上去年这位青年导演在奥斯卡上的风趣幽默,他丝毫不怀疑今天这种小场面他能够Hold住。
在谈判中,Mytube难以盈利、版权费用暴增、高端广告业务的奇缺,当然都是谷歌压价的工具。
但在今天的采访中,卖身的路老板可不会提这些话题,毕竟他手里还拿着10多亿的谷歌股票,话肯定要捡好的讲。
发布会很快结束,但在中美两地的网络媒体中议论才刚刚甚嚣尘上。
对于美国网友来说,路老板的名字和形象都是不陌生的。
从《鼓手》开始,到大爆的《异域》,到备受北美影迷和观众关注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这样一位潇洒多金、风流俊朗的天才导演形象早已出圈。
在国际视野中,路老板中国人的标签是会被无意间淡化的。
因为他在美国本土的创业经历、外语片创作,被赋予了世界公民的身份。
这对于他后续在文化输出方面所做的尝试是很有利的,至少在收购一些敏感企业时不会受到当局的歧视性审查。
从1776年的《独立宣言》开始,两百多年来美国人都爱讲美国梦,仿佛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的精神鸦片。
从18世纪末开始西进运动和土地扩张、随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二战后的繁荣,无数不同族裔的移民来到美国,就为了创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