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里通外敌 (3/12)
竞标团队的前后,所有人其实都带了自己的创意和节目来。
都是经年的艺术家,在过往的艺术生涯中稍加搜捡和摸索就能找到和奥运主题文化相契合的节目。
譬如沈巍的《太极鱼》水墨风舞蹈,稍加引导和改编就是后世奥运的《水墨》;
林颖设计了一个精巧的机械索道,在体育馆外部和顶端架设,可以提高威亚的安全高度,对于后面很多天马行空的节目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
鸟巢的宽度加上高度可以保证很多节目的立体感和宏大的场面观感。
奥运开幕式方案小组的成员们渐入佳境,几个外国艺术家也略有些懵懂地接受了中国的古典哲学思维,开始从外国观众的角度参与节目设计。
就像顶级足球运动员必须扛揍耐操不易受伤一样,顶级艺术家也必须要有过人的精力。
达芬奇一天只睡三个小时,这辈子诸如绘画、音乐、建筑之类的擅长技能多达二十多种,一度被认为是穿越者;
电影鬼才昆汀在录像厅工作5年看了2万部电影,可以连续三天不睡觉。
白天讨论节目方案,晚上看片做评审,路老板连轴转了一个星期,几乎每天也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
4月6号,小组成员像往常一样来到会议室,文艺表演的哲学逻辑框架搭建好,今天就要开始讨论具体的节目内容。
“文艺表演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逻辑线,那么外在也得有一条线牵住、拉紧,才不至于结构松散。”
路老板顿了顿说道:“我的想法,是依托一张画卷或者是卷轴作为载体,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把天地人的概念和意象逐个演绎。”
后世的奥运会亮点之一就是LED的使用,路宽不会错过这个科技手段,但是诠释方式不同。
毕竟无人机和巴可公司的空气成像技术还需要实地验证。
米歇尔举手打断他:“你说的画,以什么做载体?”
“LED,大面积的LED。”
“2000年的悉尼用了LED,但只是辅助表演和提供亮色,不知道你是想做多大?”
“考虑到鸟巢的建面结构,我预计在20x150m左右”
众人都听得愣住了,议论声渐大。
德拉贡和米歇尔面面相觑:“路,我看过不少优美的中国画,你的卷轴和无人机想法都很棒,但是提出的技术难度都非常高。”
路老板内心哂笑,这俩外国佬说的没错,自己提的几乎都是超前或者还没被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因为这都是他的前瞻性优势。
就像LED技术一样,从现在开始到2008年的三年时间,即便是正常发展,也是被历史证明可以大规模应用的。
包括大疆2008年研发出的XP3.0独具的悬停,在地震搜救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这一世有他提前介入去催熟,只会更好更快更强。
林颖也表达自己的担忧:“如果你想大规模实施技术手段,我们就要加快进度了,好多技术验证是需要时间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