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波折丛生的颁奖典礼 (6/18)
莱坞知名华裔女星白玲女士,对海外数十家家专业电影媒体声称,《返老还童》是一部利用过于先进的特效技术毁灭电影技法的平庸之作。
虽然作为同胞她应该给予支持,但不能过于失了偏颇,动摇自己的艺术立场。
她相信才华横溢的路宽导演会总结反思,为全世界的影迷奉献更多的佳作。
后面还有一连串少数的不友好媒体的歪曲和尬黑,这些媒体都是喜欢看神州穷困潦倒、社会矛盾复杂的西方报纸。
因为这种对作品的评价和人身攻击无关,周军等人也毫不忌讳地在水底暗戳戳地推波助澜,等着看路宽的好戏。
唯一的华裔女评委都这么大张旗鼓地持反对意见,你还指望一帮欧洲人给你摇旗呐喊?
一时间,网络上众说纷纭。
“完了!我们自己的评委都不看好洗衣机和《返老还童》,我看金熊悬了!”
“楼上的,你叫这个妖女是自己人?她黑我们的时候你在哪?”
“这就是个崇洋媚外的畜生,还尼玛什么评委呢!”
已经受雇成为今年湘台《快乐女声》选秀节目艺术总监的矮大紧跳了出来,开始从艺术角度充当引导舆论的桥头堡。
他是国内一定时期典型的公智。
这个词出自1987年美国历史学家拉塞尔雅各比出版的《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
2004年,《楠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了“影响国内公共知识分子 50人”,这是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在国内正式使用。
此后,一批所谓的公智在网络活跃,他们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发表言论、引导舆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公智的不当言行以及一些不符合事实与逻辑的观点被曝光,导致这个中性词逐渐被污名化。
后世一直回到2009年的微博时代,公智们才会凭借网络新媒体扩大影响力。
但博客网跨越时代进程的舆论引导和扩音作用,让部分渴望发声的公智们提前走上了历史舞台。
矮达紧:艺术领域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我对路宽导演还是很认可的,但他从《异域》开始,似乎就走上了痴迷好莱坞特效的不归路,再也没有办法找回自己在视听语言上的探索。
另外,这位白玲女士我在美国工作时与她有过接触,给大家略作一下科普。
她是国内80年代的优秀演员,1990年到纽大电影系访学后非常痴迷西方电影的先进性,于是在1993年参与拍摄了好莱坞电影《乌鸦》引起轰动,1998年被美国《人物》杂志评为“世界最美50人”之一。
同时,她还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巴西国际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担任评委。
我认为对她中肯、中立的评价及本人的污名化是很下作的行为,某些娱乐圈势力和导演不应该继续纵容自己的粉丝进行舆论暴行。
公智们最擅长的就是断章取义,在矮大紧的这些看似中立的吹捧里,隐藏了很多幕后信息。
比如当年她的访学名额,是通过某种交换的方式获得的;
比如她拍摄的《乌鸦》的确是好莱坞大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