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20章 一亿票房的三级片 (3/6)

镜头,站在窗前的样子,充满了诱惑……

    “抛开这些所谓的激情戏不谈,我依旧很讨厌《色戒》,因为这部戏三观不正。

    大家如果了解过,就应该知道《色戒》的原型是郑苹如刺杀丁墨邨事件。

    郑苹如是中统特工,丁墨邨是大汉奸。

    这是一起非常正能量的刺杀事件,虽然最终失败了,郑苹如女士牺牲,但没有任何不磊落的地方。

    然后到了电影里被拍成了什么样子?

    王佳芝被加了六段激情戏,用以表现她的堕落是有原因的,是情有可原的。

    这不是抹黑烈士是什么?

    六场戏之后,汉奸易先生好像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

    导演给易先生找到了人性的闪光点。

    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汉奸身上找人性。

    后来我在电视里看到了一则采访,是《三联生活周刊》对李胺的采访。

    李胺的原话:“我要拍《色戒》,就因为大家提到抗日就慷慨激昂,只有张爱玲看透了这个东西。从女性的角度,一个女人去色诱汉奸,这个东西对我诱惑太大,我又兴奋了”。

    瞧,原因就在这里。

    李胺生于台湾,他没见过为了新中国前仆后继的那些英雄们,他就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出现那样的英雄。

    说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想要骂娘,这些搞艺术的喜欢结构世界我理解,但连革命你们也想解构,是不是过分了?

    我再问,这样的故事,让未成年人群看了,真的好吗?

    他们和李胺导演一样,也没见过新中国的那些英雄。

    他们会不会看了电影后觉得那时候就是这样子的。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色戒》的时候有些心惊。

    心惊于电影里那种彻头彻尾的虚无:

    爱情是荒谬的,友情是虚伪的,亲情是荒芜的,国家是四分五裂的……

    只有性爱的快乐是真实的。

    那一刻,我第一次觉得电影好可怕,它是可以影响人的。

    电影里,王佳芝为了爱情义无反顾。

    抱歉我侮辱了‘义无反顾’这个成语。

    但我认为,爱情不是全部,为了爱情,她背叛信仰,背叛伙伴,背叛民族,背叛亲人……

    这样的价值观我接受不了。

    我承认,爱情很美好,但人生不可能只有爱情。

    电影里设计这样的桥段,成年人看了都会上头,更何况年轻人呢?

    所以,我想问,这片子到底是怎么过审的?

    那些情色镜头,还有美化汉奸,污化烈士的行为,电影局为什么就视而不见。”

    张辰一副恨铁不成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诱婚成瘾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印度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盛世风云铁马劫 1980巴山猎耕记
相关推荐: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诱婚成瘾 1980巴山猎耕记 豪门认亲小可怜,竟是玄门大宗师 偷我的外卖是吧?辣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