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徐科探班 (3/8)
天山》。
据说收视率还不错。
但暂时也没人敢再找他拍电影了。
听说最近在和杜大炮,林岭东合作一部《铁三角》,一部电影三个部分,每个导演分别负责一个部分。
香港导演总喜欢搞这些幺蛾子,光是想也知道肯定不可能卖座。
“韩总,徐导~”
张辰带着他们参观了一遍拍摄场地,徐科问了许多关于技术的问题。
当听说一亿美元有超过七成都用于特效制作,徐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他很推崇技术的,也勇于尝试特效。
80年代搞出的《倩女幽魂》,90年代搞出的《青蛇》,在当时来说都属于特效很牛的片子。
之前《月球》的时候他就来过,还跟张辰探讨过关于3D拍摄的事宜。
但张辰的态度很明确,3D拍摄他暂时不会尝试。
当然不能尝试。
那玩意不但拍摄成本巨高,而且拍出来的效果也差强人意,更别说配套的设备也少得可怜。
你费劲巴拉的拍出来,结果3D效果在大部分的影院都无法呈现,那还图什么?
这玩意真正流行起来是《阿凡达》以后。
卡神推崇3D,也有那份影响力。
《阿凡达》之后,3D电影大行其道,卡神早就入股了3D摄影机厂家,靠着股份吃的盆满钵满。
徐科考察了一圈,了解了不少,突然道:“张导知不知道好莱坞的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我觉得如果应用在《环太平洋》上,应该能减少不少拍摄成本,还能节省时间~”
徐科以为张辰没有采用动捕技术是他不知道,还在耐心的科普。
张辰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玩意在后世基本上都成了动画片标配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他肯定不会采用,徐科出的这绝对是馊主意。
动捕技术虽然方便,但太灵活了,表现不出机甲本身的那种沉重感,反而会失了本色。
原时空的《环太平洋2》就是用的动捕技术,那还是《环太平洋》吗,那根本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变形金刚》。
关键人家《变形金刚》是生命体,动作灵活一点能说的过去,《环太平洋》是机甲,是被操控的机械,你搞得如臂使指,观众看的不出戏才怪!
张辰摇摇头:“动捕技术我知道,如果是《变形金刚》那种,可以用动捕技术,但《环太平洋》不合适,机甲和机器人还是有区别的,如果用动捕技术,会显得很假……”
徐科本来还在科普,听到张辰的话一愣,点点头,不知道是认可了张辰的话,还是单纯的出于礼貌。
反正两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韩三坪也看出来两位技术流导演在技术这一块似乎没有达成一致,就转移了话题,聊起了武侠电影。
“你们觉得3D技术在武侠电影里有没有运用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