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开拍和杀青 (2/4)
bsp; 这套仪式是跟港岛影视人传入内地的。
王盛觉得挺好的,机魂大悦,拍摄顺利。
信则有,不信则无。
随后,工作人员开始给现场每一位演职人员分发开机红包,钱不多,就是个彩头,但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热烈。
“烤猪”仪式象征性进行后,王盛拿起场记板,走到布置成“张家客厅”的别墅主厅内。
第一场戏,拍的是“姥爷”赵苯山男扮女装成“于奶奶”后,第一次忐忑不安地踏入“前女婿”家的场景。
机位已经架好,灯光师在做最后的微调。
“各部门准备!”王盛的声音通过简易扩音器传出。
“摄影OK!”
“灯光OK!”
“录音OK!”
“演员就位!”
赵苯山深吸一口气,瞬间进入了状态。
他微微佝偻着背,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紧张、期待和故作镇定的复杂表情,手上挎着个旧布包,脚步迟疑地迈过门槛。
王盛盯着监视器,画面中,“于奶奶”那双饱经风霜却又努力想表现出“慈祥”的眼睛特写,充满了戏剧张力。
“《家和万事兴》第一集,第一场,第一镜,开始!”王盛亲自打板。
场记板“啪”地合上。
镜头缓缓推进,记录下“于奶奶”踏入这个陌生而豪华环境的第一步。
赵苯山的表演细腻而准确,将一个底层老汉初次进入富裕家庭时的那种局促不安,以及为了外孙而强装镇定的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过!”王盛看着监视器里的回放,满意地点点头。
现场响起一阵轻松的掌声和低低的欢呼。
开门红,总是让人心情愉悦。
王盛拿起对讲机:“准备下一镜,范老师、宋老师准备。”
拍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盛虽然年轻,但得益于前世的经验和这段时间的恶补,对导演工作上手极快。
他坐在监视器后,眼神锐利,思路清晰,指令明确。
对于表演,他更多是给予演员信任和发挥空间,只在关键节点进行引导和调整。
“范老师,您这个‘张老板’,面对突然出现的‘于奶奶’,除了惊讶,还得有点那种‘家里来了个便宜保姆’的小算计,对,眼神再稍微飘忽一点……”
“宋老师,娟娟看到父亲扮成的‘于奶奶’,那种想认又不敢认的矛盾情绪,再内敛一点,用细微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现……”
“赵老师,您和芭图的互动,再自然一点,就当是亲爷孙……”
赵苯山不愧是喜剧大师,不仅自己的戏份完成得出色,还经常能即兴发挥,抛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包袱”,引得现场工作人员忍俊不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