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49:道路是曲折的(加一更求月票追读) (3/4)

着王盛,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算了,他年轻,就算说错些什么话,应该也会被原谅。

    ……

    下午。

    盛影传媒的办公室临时充当了采访间。

    《中国青年报》擅长经济、宏观政策领域报道的资深记者张建伟和一名摄影师如约而至。

    张建伟年约四十,目光敏锐,态度专业而审慎。

    简单的寒暄后,专访开始。

    张建伟的问题直指核心,从“有限正义论”引发的争议,问到天价服务的合理性,再问到作为北影厂子弟创业的初衷。

    王盛早有准备,他并未纠缠于为自己辩护,而是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宏大、更悲情,却也更能引发共鸣的方向。

    当被问及为何要选择这样一条看似“离经叛道”的创业路时,王盛沉默了片刻,再抬起头时,眼神里带着沉重和真挚:“张记者,您问我为什么做这些?首先,请您理解,我是一个在北影厂长大的孩子,我父母、我的邻居,都是为中国电影工作了一辈子的人。”

    “我亲眼看着这个曾经星光熠熠、创造出无数经典电影作品的地方,在市场的冲击下变得步履维艰。

    看着一流的摄影机在库房里落灰,看着最好的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无戏可拍,看着像我父母一样的普通工人为了医药费报销、为了子女的工作愁白了头。”

    王盛的语气陡然加重道:“我无法接受北影厂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没落下去,如果连北影厂这样的老牌基地都活不下去,那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损失太大了!”

    张建伟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示意王盛继续。

    “很多人说我不务正业,说搞婚庆录像丢了电影厂的人。”

    王盛苦笑一下:“但我做的这一切,从根本上说,不是在破坏,而是在拯救!”

    “拯救?”

    张建伟捕捉到这个关键词。

    “对,拯救!”王盛语气坚定:“拯救即将荒废的手艺,拯救快要生锈的设备,拯救可能被迫离开这个行业的工人,我是在用市场化的方式,为中国电影保留火种和硬件基础。”

    他的语气愈发恳切而深沉:“电影是什么?是艺术,也是工业!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再好的剧本和导演,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现在可能暂时拍不出震撼世界的大片,但只要我们这套工业体系还在运转,技术人员还在练手,设备还在更新迭代,只要硬件不死,好的电影内容迟早会回来!”

    “我现在做的,就是拼命赚钱,用赚来的钱养活这支队伍,维护这些设备,甚至升级它们!

    让我们的摄影师有机会摸最新的机器,让我们的灯光师知道现在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光效!

    这难道不是在为将来某一天,中国电影再次腾飞积蓄力量吗?”

    “所以,您问我为什么?我的回答是,我首先是一个电影厂的儿子,我无法眼睁睁看着我的‘家’垮掉。

    我搞婚庆电影,看似在走一条岔路,但其实,我是在用我的方式,救中国电影,至少,是救下它能再次起飞的本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从海贼开始做革命导师 绝世天骄 这个忍者会开基因锁 天穹帝尊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红楼之黛玉长嫂 高冷女王赖上我 神庭大佬重生记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相关推荐:
高冷女王赖上我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睡了全球首富,他居然是初哥! 乡村风流傻子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