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舌战群儒 (2/8)
……
在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汤姆·汉克斯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
对于他这么一个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戏骨来说,
男主角的演技?不必了。
经过威尼斯电影节,又经过这几天的全球公映,关于陈诺的表演,已经被各大影评人剖析得干干净净,他不用亲眼看,就已经大致知道水准在哪个高度。
剧情?他虽然不怎么上网,但这几天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充斥着几乎所有行业刊物,剧情大体讲的什么,他凭借经验都能猜出来大体的脉络走向。
查理兹·塞隆?这位南非美钻的演技,并不是他的欣赏的类型。
所以,开场十五分钟,
汤姆汉克斯的心情都并没有任何波动。
虽然如此,但他不得不承认——
陈诺的确如影评中所说的那样,把一个背井离乡、孤身漂泊的年轻移民身上,那种深埋骨子里的孤独与失落,演绎得异常克制而准确。
从《蓝莓之夜》里的调酒师,到现在这个游走在新奥尔良阴暗街角的底层小人物,多年过去,汤姆·汉克斯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年轻的中国演员在大银幕上的成长。
镜头里,他的肢体更收敛了,眼神更内敛,情绪的波澜往往藏在一抹细微的呼吸、一丝不易察觉的眉眼颤动之间。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靠天赋、靠本能在镜头里乱跑乱撞的新人演员了,他的表演开始懂得调度情绪、掌控节奏,学会如何让角色用最简单的方式,在观众或者影评人的脑子里留下印象。
可以说,这个年轻人已经堂而皇之的走在了大师的道路上,甚至汤姆·汉克斯觉得,在他的前方,可能都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但反过来说,汤姆却并不觉得这部电影里,陈诺无论在表现力还是爆发力上,完全超越了《蓝莓之夜》中的那个角色。
甚至相比之下,他仍然更欣赏那个完全依靠天赋、纯粹以直觉和本能塑造出来的纽约服务生。
因为演了一辈子普通人角色的他,始终觉得,技巧的成熟虽然是好事,但有时候,原始的冲动与未经雕琢的真诚,才是最难得的。
就像————
“噢,你就住在这里?我家的地下室?”
“是的,没错。谢谢老板愿意租给我。”
“哈哈,他?算了吧。不过现在看上去还行,挺干净的。对了,你是什么时候来我们餐馆的?”
“两周之前。你要喝什么吗?我这里只有啤酒。”
“就啤酒吧。”
咦?
汤姆·汉克斯有些惊讶。
他不由得坐直身体,微微前倾,把手掌撑在下巴下,换上了他最习惯的观影姿势,视线紧紧锁住了银幕。
“你多大了?”男主角用一种欲望压抑的眼神看着女孩。
女孩微微低头,眼神里带着羞怯,却很快又抬眼与他对视起来:“十九,你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