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七集 屈杀蒙恬 (4/7)

r/>由此秦始皇时徙适北边居民,皆复离去,河套之地复为匈奴所占。未过数载,匈奴终于统一北方草原,成为此后中华数代帝国最大劲敌。

痛哉,蒙恬之死!

镜头闪回,叙述蒙恬造笔之事。

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之时,都要定期撰写战报,呈送始皇。

当时是用刀笔刻简,再以竹签不断蘸墨涂写,很不方便,军中主薄诸吏深以为苦。

蒙恬一日出外打猎,偶尔射中一狐,带箭逃窜。蒙恬见其在逃命之时,尾巴在地上拖出一行血迹,由是心中一动,突发灵感。乃命军士将狐擒至,剪下狐尾细毛,插在竹管之上,试以蘸墨写字。狐毛有油,拒不吸墨,蒙恬大失所望,随手掷之,扔进门前石坑之中。

数日之后,无意中看见狐毛笔变白,捡起复用,竟能饱蘸浓墨,书写非常流畅。

蒙恬大奇,经过深入研究,又与诸吏反复试验,方知其理。原来石坑之中多含石灰质,碱性甚重,经其灰水浸泡,狐毛油脂尽去,便至柔顺吸墨,可以畅所欲书。

以上便是毛笔来历,蒙恬首创之功,实不可没。据说蒙恬在赵国中山之时,取其上好秋兔之毫制笔;又曾在善琏村选取羊毫制笔,便被世人奉为笔祖。又说蒙恬夫人名叫卜香莲,乃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后被供奉为“毛笔娘娘”。当地笔工为纪念蒙恬夫妇,便在善琏村西修建蒙公祠,将绕村小河易名为蒙溪。由是蒙溪,又成善琏别称。

除造笔之外,蒙恬为适应戎马生活,曾将当时古筝改制为瑟,以便携带。

画外音:史说蒙恬调动数十万军民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终于激起民反,其实不然。秦修长城,用来保卫北方,免遭匈奴骑兵侵袭;蒙恬修筑万里长城壮举,亦只是将秦、燕、赵旧有长城连接加固,并非重新修筑。修筑长城期间,蒙恬与公子扶苏曾多次上书秦始皇,请求减免徭役,同时商议如何合理安排人力,不至激起民变。同时沿河套一带设置四十四县,统属九原郡;又遣三万罪犯到兆河、榆中垦殖,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后备力量。又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宽阔直道,以克服九原交通闭塞困境。此举不但加强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更利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蒙恬驻守九郡十余年,深受秦始皇推崇信任,并非无因。

镜头转换,复说秦都咸阳。

胡亥在赵高怂恿下尽杀政敌、勋臣、宗室、大将,由是志满意得,开始穷奢极欲。

为显示皇帝威仪,秦二世即位第一年春,就仿效父亲排场,沿东线出巡,直到海边;又南下会稽,复转边北,后由辽东返回。此外又大修阿房宫,复征召五万精壮之士屯卫咸阳,并收集天下奇花异草、珍禽奇兽入都,供己玩乐。

因五万精兵粮饷糜费甚巨,又兼游猎所用狗马禽兽众多,咸阳因而粮草不足。

秦二世乃下令调集各地粮食刍藁,送至京都,并命转输服役者自带干粮,咸阳周围三百里内田地所产粮谷,军民皆不得擅自食用。

此令一下,以至头会箕敛,以供军费。天下赋税激增,以至超过农民收入三分之二。

虽然如此,二世兀自担心自己得位不正,好运不能持久,复与宠臣赵高商议。

胡亥:朕君临天下,今日才知天子之乐。然而人生苦短,如能在有生之年,享尽人间欢乐,逞我所欲,得无惬意乎!

赵高:陛下虑者是也!然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难保不怀二心。臣每思及此,则就战战兢兢,恐有不测。心腹大患不除,陛下又怎能安乐一世哉!

胡亥:卿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赵高:依臣之计,唯有严刑峻法,将有罪之人连坐诛族;对心怀不满大臣,及诸公子逐一打击,同时提拔心腹,安排要职。如此方可保陛下高枕无忧,肆志宠乐!

胡亥:卿言甚善。自即日起,便将生杀大权一并交付贤卿,任卿施为。

赵高大喜,由是便在咸阳城内拉开屠杀序幕。先在咸阳杀掉胡亥兄弟十二人,并将公主十人碾死于杜邮。继而又把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在内宫,皆都赐死。

公子将闾临终之前,痛哭流涕叫道:吾等何罪?死于非命!

公子嬴高胆小,见手足兄弟旬日间皆都死于非命,知道赵高不会放过自己,便欲逃亡。却又怕自己远逃,必会连累亲族,无可奈何,终于提出愿为父皇殉葬,以赎全家之罪。

奏章呈上,胡亥看也不看,立即诏准。又一位宗室兄弟,就此殒丧。

赵高:今众人整日提心吊胆,自顾不暇,已毫无犯上作乱之心矣。

胡亥大悦,深表慰赏:此皆贤卿之功也。

赵高愈加得意,遂又排挤诛杀敢于直言进谏官员,就便在朝中安插大批亲信。乃封胞弟赵成,为中车府令;女婿阎乐,为咸阳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