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五集 江淮三雄 (5/6)

>再次日,杜伏威便遣王雄诞率兵一千,押送李子通及其左仆射乐伯通等,前往长安献俘。唐高祖李渊不但未治罪李子通,还赐予宅第一所、田地五顷,赏赐钱物颇多。

三日之后,王雄诞辞帝还国,唐高祖重重赏赐,满载珠宝绢帛以归。

杜伏威既灭李子通,又派王雄诞进攻江淮间其他独立势力。

此时杜伏威已是江淮霸主,谁敢迎战?于是汪华、闻人遂安等割据势力纷纷投降,杜伏威终完成江淮统一,尽有淮南江东之地。

武德五年夏,李世民率部平定徐元朗,陈兵杜伏威境上,耀武扬威。

当此之时,隋末蜂起各路反王大多已经烟消云散,杜伏威自然明白李世民用意,为免嫌疑,上书唐帝李渊,自动请求入朝伴驾。

李渊览表,当即准奏。于是杜伏威将江淮军交给义子王雄诞,自到长安朝见天子。李渊加封杜伏威为太子太保,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仅次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

李子通闻说杜伏威被唐帝羁縻于长安,不由雄心再起,乃与乐伯通商议:杜伏威既至长安不归,则江淮无首,我等何不趁此良机回去混水摸鱼,集合旧部,东山再起?

乐伯通极言称是,并怂恿道:大王待下宽厚,能得士卒之心,所忌惮者,惟杜伏威一人而已。今其已成笼中之虎,唐帝必不会再放其归山,我等逃回,必能东山再起也。

二人议定,当夜便以出城围猎为名,带数十随从出离长安,往东便走。未料刚至蓝田关时,因部下口音行动有异,便被守关士兵发现,束手就擒,又被押回长安。

李渊此番不再留情,命将李子通与乐伯通斩首,落得与魏公李密相同下场。

隋末十八路反王之李子通一路,就此也便了却,烟消云散。

果如李子通所料,杜伏威自入长安,江淮军便出大乱。

当年杜伏威与辅公祏二人共同创立江淮军,号称刎颈之交,军中皆称辅公祏“辅伯”,地位与杜伏威相当。但随势力壮大,杜伏威渐夺辅公祏兵权,只命其担任仆射虚职。

辅公祏心中不平,于是借口与故友左游仙学道,主动退出权力之争。杜伏威临去长安,便将政务交给辅公祏,军务交给心腹义子王雄诞,同时秘令王雄诞监视辅公祏。

辅公祏毕竟不甘雌伏晚辈,杜伏威一走,就与左游仙密谋发动兵变。乃施反间之计,使左游仙模仿杜伏威笔迹,伪造书信给王雄诞,责备其怀有贰心。

王雄诞见信异常伤心,就此托病在家,不再沾手军务。

辅公祏正中下怀,就势接管江淮军,又伪造杜伏威密令,说自己在长安受到唐帝虐待,要辅公祏率引数十义子起兵造反。以辅公祏在江淮军中号召力,兼有杜伏威亲笔密令,众家义子太保如何不信?于是群情激愤,便随辅伯发动兵变。

武德六年八月,辅公祏自称皇帝,国号宋,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

左游仙进言道:我虽为兵部尚书,但于行军布阵之事一窍不通。若论带兵打仗,王雄诞实乃众太子之首,无人能及。若不使其为将,实为可惜。

辅公祏深以为然,派人到王雄诞家中,劝其归顺自己,便拜其为三军统帅。

王雄诞到此时才明白,自己前番已经上当受骗,误会义父也。由是大怒,严词拒绝辅公祏劝降。辅公祏见其不从,深恐其联络其他太保,坏了自己大事,只得将其杀害。

画外音:江淮军背叛造反消息传至长安,杜伏威心如油煎,由此成疾。挨至武德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杜伏威在长安暴卒。据其墓志铭载:“留在丹杨,图为衅逆;内怀忧惧,降年不永。”由此推断是为忧惧病亡。而据《新唐书》记载,却说是因误服云母中毒而死。杜伏威死后,其子被没入奚官,旧属不顾。只有戴义,出资抚养杜伏威遗孤。

武德七年春,唐军以赵王李孝恭为帅,李靖、李勣、阚陵为将,对辅公祏发起总攻。

字幕:阚陵,杜伏威义子,与王雄诞并称双雄。

杜伏威入朝时,阚陵随从同至长安,因而逃过辅公祏兵变之罪,反为讨逆将军。阚陵向以勇武著称,负责军纪,有违反者无论亲疏一律法办,因此在江淮军内威望极高。

两军对垒,犹未接仗,阚陵便单枪匹马直接冲向对阵,摘掉头盔,向众太保及诸将大喝道:汝等不识我邪?谁敢来战!

江淮军由此军心散乱,至有就此投降者。

于是两军接战,激斗数合。唐军兵强将勇,更有李靖、李勣两位兵家之祖,辅公祏如何是他二人对手,由是连吃败仗,终于走投无路。

武德七年三月,辅公祏向唐军投降,随后被押送长安,处以死刑。

辅公祏被捕之时,向唐军主帅李孝恭供述,杜伏威才是谋反主谋,并以假造密令为证,阚陵也是谋反中人。

正好此前李孝恭与阚陵有隙,于是将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