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五十六集 桓玄叛晋 (5/7)

到关中自行招募兵丁。

司马休之等招到数千精卒,驻于彭城。

夏四月,桓玄复出都城建康,还镇姑孰,上书辞去录尚书事官职。晋安帝诏准,但凡是大政方针,皆令请示桓玄,余事由尚书令桓谦及卞范之决定。

其后未久,三吴大饥,人口减半。会稽郡十余六七,临海、永嘉两地几成白地。即使是富贵人家,也都穿着绫罗绸缎,怀抱金玉,关门闭户,相互之间看着饿死。

吴中民不聊生,于是饥民四起,皆逃往海岛,投奔卢循。

字幕:卢循,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人,魏晋名士卢谌曾孙,孙恩妹夫。

自孙恩跳海自杀,其余部数千人复举卢循为首,隐居海岛不出。太尉桓玄见饥民皆趋附卢循,欲以安抚,使东部局势稳定,遂命卢循为永嘉太守。

卢循虽然接受任命上岸为官,但依然为非作歹,行劫施暴,时刻准备作乱谋反。

桓玄使部下暗示朝廷,封己为豫章公、桂阳公,并保持原南郡公,享三公之爵。朝廷无奈从之,桓玄即将豫章公封给儿子桓升,桂阳公封给侄儿桓俊。

朝中闻之,无不大哗。

桓玄既平刘牢之,寻隙将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及从兄竺朗之、刘袭及弟刘季武杀之,因其皆为刘牢之所统北府旧部之故。

刘袭兄长刘轨时任冀州刺史,因闻兄弟被无辜杀害,遂联合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人占据山阳,进攻姑孰,讨伐桓玄。战之不利,因而退走。

原北府将领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人赶至,与刘轨、刘敬宣一起逃亡。

先欲投奔北魏,但到陈留以南,却又意见不合,分为两路:刘轨、司马休之、刘敬宣等人投奔南燕,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人投奔后秦。

后秦王姚兴亲自接见袁虔之等人,问道:桓玄才略,与其父桓温相比如何?

袁虔之答道:桓玄乘晋室衰微动乱之机,窃据宰相高位操纵大局,为人多疑猜忌,刻薄残忍,刑罚赏赐又极不公平。据臣观察,才能远不如其父,野心犹有过之。桓玄今掌朝中大权,必要篡权夺位,正可为他人起而除之,以供口实也。

姚兴以为言之有理,遂命袁虔之为广州刺史,余者各以其才任用。

桓玄此时以为政敌尽除,愈加狂悖,甚于其父桓温。

于是重入建康,废除元兴年号,恢复隆安,不久又改元大亨。

自为太尉,加衮冕之服,绿綟绶,增班剑至六十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名,分派桓氏宗族亲信,出任内外职位。

又下诏全国避其父桓温名讳,同名者皆要改之,赠其生母马氏为豫章郡太夫人。

大亨元年,桓玄迁升大将军,又奏请率军北伐后秦,但因自知不敌,随后复暗示朝廷下诏阻止。其玩弄权术哄骗世人,却使人一看便知,浅薄之至。

当年桓伟去世,桓玄如断手足,便觉势孤。亲信殷仲文及卞范之见此,皆劝桓玄篡位。

桓玄信以为然,遂晋升桓谦、王谧、桓修等人,使皆处要职;自命为相国,更划南郡、南平、天门、零陵、营阳、桂阳、衡阳、义阳、建平共十郡于己,使朝廷封自己为楚王,加九锡,并置楚国官属。

及后桓玄自解平西将军和豫州刺史,将官属并入相府,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诏书下达荆州各郡,殷仲堪党众庾仄不服,起兵反抗。因趁荆州刺史桓石康未到,引七千人袭取襄阳,震动江陵。桓石康后引军到,将其平定。

桓玄假意上表归藩,却又代朝廷作诏挽留自己;然后再请归藩,又要晋安帝下诏挽留,如此反复不已。故此自编自导,自己上表自己下诏作答,乐此不疲。

另命人不时报告祥瑞,便与当年王莽篡汉一般,疯狂制造舆论。又常想像有高士出现,以辅佐自己篡位受禅,高士不出,遂命皇甫谧六世孙皇甫希之假扮高士,出入相府。但皇甫希之腹中并无甚才学,开口说话便漏其底细,被时人称作“充隐”,以为笑谈。

大亨元年十一月,桓玄自加冠冕,戴天子规格十二旒,又加车马仪仗及鼓吹乐器,改称楚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

十一月十八日,由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命临川王司马宝逼迫晋安帝抄写。

二十一日,由兼太保、司徒王谧奉玺绶,将帝位禅让给桓玄,随后迁晋安帝至永安宫,又迁太庙,奉晋朝诸帝神主至琅邪国。

及后百官到姑孰劝进,桓玄又假意辞让,官员又坚持劝请,闹个不亦乐乎。

直到折腾够了,桓玄故作勉从众官所请,于是筑坛告天,于十二月三日正式登位为帝,改元永始,封晋安帝为平固王,迁于浔阳。

桓玄篡位后骄奢荒侈,游猎无度,通宵玩乐。因其性格急躁,呼召时皆都要快速到达,当值官员都在省前系马备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