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集 复建凉国 (2/7)
使者?我恐其引兵再返长安之时,皆为陛下仇敌也。
苻坚不悦道:似卿这般多疑,则朕国中皆是诸胡为将,当复用谁者?
复不听权翼之谏,即遣乞伏国仁领兵西行。
乞伏国仁率五千本族军来至陇西苑川,使人入城通报:叔侄相会,共谋大业。
乞伏步颓大喜,亲出城来接,执国仁之手笑道:某在陇西,是替你父守此祖业,专等你来就位。不料秦王竟能放你领兵回来,真是祖宗保佑,欲令我乞伏氏光复大业。
国仁大笑进城,遂与叔父合兵谋叛,乃自称大单于,秦、河二州牧,苑川王,建都于金城,改号建义元年,国号西秦,不复奉秦王苻坚号令。
秦地诸羌及鲜卑族人闻少主返归,纷纷归附,旬月间众至十万。
细作报至长安,秦王苻坚后悔莫及。因见河西由此大乱,却无力讨伐,于是急遣使前往邺城,诏告世子苻丕,令其牢牢把控慕容鲜卑部将,以防慕容垂拥众作乱。
此时慕容垂早已引兵至于安阳,在城外安营扎寨,歇定人马。
慕容宝献计:父亲欲建中兴之业,独力难成。我家旧有部将,今皆在长乐公苻丕帐下,不如父亲进邺城投之,只作辅佐苻丕守城,私与皇甫真共谋兴兵复国之策,不亦善乎?
慕容垂赞道:此计大妙!你领兵先入驻安阳,我自入邺城去见苻丕,就便密会旧将。
慕容宝奉命,先入安阳而去。
慕容垂自与部将赵秋,引从人数十前来邺城,叩关而入,来府衙参见苻丕。
苻丕闻说慕容垂前来,亲自出府迎接,至堂上叙礼落座。
赵秋劝慕容垂就于座中杀死苻丕,据邺城起兵,慕容垂不从。
苻丕本有谋害慕容垂之意,侍郎姜让谏止:慕容垂反状未著,而擅自杀之,非为臣子之义。不如待以上宾之礼,严兵卫之,密表其情状于陛下,听朝廷敕令而图之可也。
苻丕从之,请慕容垂居于城西馆舍,派兵相守,名为伺候,实为软禁。
慕容垂潜地令人召皇甫真至馆,与其密议:秦王败于淝水,锐气已堕,不可复盛。我用计脱身至此,以参见长乐公为名,与公相见,同议复兴大事。今长乐公将某拘禁在此,不令我离去,是何意耶?
皇甫真:以某看来,苻丕有图公之意,只是未得秦王诏旨,不敢擅杀国之大臣,必密奏请旨去了。待秦王诏旨到日,便是图杀殿下之时。
慕容垂:如此怎生是好?
皇甫真:殿下复兴燕国,当在此时。奈我等实无兵权,不知殿下尚有多少兵马?
慕容垂:某之兵马尽在安阳,慕容宝手中管领,有万余人马。
皇甫真:恨少,不能成济大事。殿下今可修书付我,某遣人急寄关东,使旧将丁零、翟斌二人率部先叛。秦王则必然诏令殿下兴兵去讨,殿下乘此机会便可脱身,且趁便向苻丕求带我等旧将跟随出征。此去以平叛为名招集兵马,若可致十万大军,则所过州郡必迎王师犒劳,殿下即可趁其不备攻下沿路州郡,以为己有。再移书报知各处燕国故将,则谁不响应殿下?最终举兵攻进长安,大事指日可定也。
慕容垂听罢大喜,于是修书付之,皇甫真携书告辞而去,当夜即派人寄往河东。
是年十二月,丁零、翟斌得到慕容垂密书,遂起兵二万反秦,大扰秦境。
关东守将急上表告急于秦王,苻坚急召集文武商议,问命何人出兵平叛。
权翼出班奏道:国兵新败,京城之师不可调遣,恐致都中空虚。目今之计,只好令慕容垂引安阳部兵伐之,可得两便。
苻坚:何谓两便?
权翼:慕容垂父子不肯久为臣下,必有异志。遣其去讨丁零、翟斌,正如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不论何方获胜,对我朝廷来说即是两便。
苻坚深以为然,于是使人持诏至邺城,使慕容垂引兵去讨丁零、翟斌。
慕容垂在驿馆内拜领诏书,即来府中求见苻丕,以圣旨示之,并借兵符及旧部兵将。
苻丕犹豫不决,问计于心腹部将。
石越进言道:慕容垂早有恢复旧业之心,今殿下若复资以兵马,是为虎添翼也。
苻丕:慕容垂在此,某亦恐为肘腋之患,不如置之于外,使其与丁零等二贼相斗。况有我父圣旨,岂敢违拗不从?
于是以羸弱老卒三千、弊铠千副给之,又遣苻飞龙率精壮氐骑一千为副将,暗嘱道:命你率精骑为副,非为作战,是为监视慕容垂父子。若见其生异志,便可当即斩之。
苻飞龙领其密旨,点兵待发。
慕容垂身在故都,因求拜辞祖庙。
苻丕不准,冷冷说道:天子诏令紧急,卿平贼回来,告庙不迟。
慕容垂见苻丕如此不通情理,不由大怒,遂于当夜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