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五集 徐州之争 (3/6)

其平定兖州大功,不欲就此反目为仇,遂淡淡说道:此必是郝萌离间之计,以坚部下叛乱之心,胡乱攀扯,岂能骗我?陈公台乃是忠义之士,将军此话今后不可再对他人提起。你今能临阵反正,亦算有功,某便将郝萌部曲交由你来带领,这便回帐养伤去罢。

曹性见不追究自己罪过,已经心满意足,哪敢继续持对陈宫?施礼谢恩退出。

吕布又命臧霸:将军可收郝萌散兵于徐州境内,再聚合孙观、吴敦、尹礼等众,屯于开阳一带,为我徐州外部藩屏。此任非轻,将军慎之。

臧霸称喏,领命而去。自此之后,臧霸便即独领一军,单等师父史子眇指令。

吕布因恨陈宫反复,虽不点破,心中已存介蒂,从此对陈宫所献之策,便多不采纳。

字幕:建安二年,臧霸率军攻陷莒县,擒杀琅邪国相萧建。

经此一战,臧霸得到琅邪国全部辎重,并且全部留为已用,不曾交至吕布大营。吕布听说,心生疑忌,便欲亲自领兵前去索取财物。

高顺急忙劝阻道:只可令一偏将,持将军手诏前去索取即可。将军威名远扬,远近畏惧,何必自己去索取财物!万一臧霸拒交,岂不是自损威名?

吕布不听,竟自提兵离开徐州,前到莒县索取。大军来到莒县,因见城门紧闭,忽想起昔日郝萌之变,更是起疑,以为臧霸果有二心,便令三军围城,四面攻打。

当时臧霸新得莒县,焉有不闭门坚守之理?此时忽见吕布举兵来攻,不知其本意如何,只好分兵派将坚守城池,全力抵御。

吕布攻城不入,挨至营中粮尽,只得空手而归,回到徐州。因而心怀羞愧,对高顺说道:某不听贤弟之言,果有此败。某乃盖世英雄,却被部下所欺,实足蒙辱!

高顺答道:温侯休恼。某料臧霸不至于反,必派人来请罪。

不久之后,臧霸果然亲修书信,派人前往徐州说明误会,但吕布心实恨之。臧霸心知肚明,若不是师父让自己利用吕布势力反曹,早有反吕自立之意。

镜头转换,按下吕布,复说袁术。

一骑绝尘,自徐州驰往淮南,驰报寿春:吕布收纳刘备,重新联盟;郝萌叛乱被平,反被部将曹性所杀;其手下兵马,全部为臧霸所并。

袁术闻报,以掌击案,勃然大怒:如此一来,反而养成吕布气势,又促成其与大耳贼联盟,此恨怎休!众卿家,随我尽起寿春人马,东征徐州!

谋士杨大将阻谏道:主公不可。吕布与刘备皆非易与之辈,兵交难解;又闻泾县黄巾余部大起,声势颇为浩大。彼若乘主公远征之机袭击寿春,主公回救不及,岂不怠哉?

袁术:先生所言虽是,但不杀吕布,此恨怎消!

正在举棋不定,进退为难之际,忽听人报:府外有孙坚长子孙策求见。

袁术大喜道:当初孙坚死后,军队部曲皆为我吞并。当年孙策只有十七岁,算来今年二十,已经长大成人。孙策若有其父之勇,我即还他旧部,替我平定江东,岂不是好?

杨大将:主公可命人唤其进帐,询问来意若何,再作打算。

袁术:此计不错。来人,传唤孙策入来。

孙策当时候于帐外,闻说“传唤”二字,不由将虎目立起,剑眉高挑,怒火万丈。

字幕: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吴氏所出。

镜头闪回,叙述孙策经历。

孙坚当年随同朱儁攻打黄巾之时,留下家人住在寿春,其时孙策正当少年。

孙策十几岁时,即在寿春结交名士,已小有名气,颇有乃父之风。

时有舒县人周瑜,字公瑾,钦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两人同岁,均是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一见如故,便即推诚相待。

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让出自家大宅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世人称为总角之好。

孙坚被黄祖所杀,消息传到舒县之时,孙策方才虚岁十七。因将父亲遗体葬在曲阿,几乎痛哭至死,将父仇牢记在心,并无一日忘怀。

处理丧事已罢,孙策举家迁到江都。因四处打听名人贤士,欲求为己出谋划策,先报父仇,其后恢复父亲旧时所创基业。

时有扬州名士张纮,字子纲,正为母亲守孝,居住江都。孙策数次拜访,最终得见,遂以师礼待之,告诉自己之志。

孙策: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无人扶危济乱。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被黄祖所害。某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欲到袁术处,请其将先父旧部交还,后到丹阳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会稽,替先父报仇雪耻。然后臣服朝廷,以为汉室外藩,建功立业。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张纮听了孙策志向,心下不以为然,遂借辞推托道:在下识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