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六十八集 三道并起 (4/7)

,复为良民。张纲投桃报李,檄令各县官吏为张婴部众安排住宅、田地诸事,不可歧视。

由此百姓悦服,徐、扬之间逐渐安定。

字幕:汉安元年十月,太尉桓焉以日食免官。桓焉字叔元,沛郡龙元人,以明经著称。永初元年为安帝之师,先后为太子少傅、太傅;又历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顺帝拜为太傅,永和五年为太尉,始登三公之位,今以日食策免,遂耿耿于怀,次年病死于家。

镜头转换,陇西凉州。武威太守赵冲出任护羌校尉,对诸羌多示抚慰,借以招怀叛羌。罕种羌率其邑落五千余户降汉,烧何种羌三千余落就此势孤,退至安定一带游牧而居。

字幕:安定二年五月初五日,会稽郡上虞舜江,迎潮神祭赛大会。

巫祝曹盱极善弦歌乐舞,故被乡里所请,在舜江中溯涛起舞,以迎潮神伍子胥。

正在船上载歌载舞之际,忽然狂风突起,巨浪滔天。观者惊叫声中,祭舟倾覆,曹盱跌入水中,随浪沉浮,终至淹没江底。

狂风过后,众人顺水打捞,不见曹盱尸体。

曹盱之女名叫曹娥,年仅十四岁,驾船沿江号哭寻找,昼夜不绝。寻找旬有七日,乡人劝之不听,最终赴水而死。

画外音:及至汉桓帝元嘉元年,度尚时为上虞县令,闻说曹盱之事,引以为奇。于是为彰风化,命为孝女曹娥造墓建庙。欲立石碑,先使属吏魏朗操笔,久而未出。偶一回顾,忽见弟子邯郸淳在侧,遂令其试作碑文。邯郸淳当时甫至弱冠,从容捉笔,一挥而就:

伊惟孝女,晔晔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待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

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

铭曰:名勒金石,质比乾坤。岁数历祀,丘墓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义之利门。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以昭后昆。

众人见其援笔立就,下笔如神,无不吃惊赞叹,称为一绝。

名士蔡邕闻讯来观,至时已是夜暮,观文不清。乃以手摸碑文而读,阅后拿出笔墨,大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赞叹而去。

字幕:汉安二年六月,汉廷策立兜楼储为南匈奴单于。

兜楼储原为匈奴守义王,久在京师洛阳为质。顺帝立为单于,赐以青盖驾驷、鼓车、安车、驸马骑、玉具刀剑,又赐彩布二千匹;后命行中郎持节,送兜楼储回归南匈奴王庭。

尚书令黄琼上书,认为以前选举孝廉,专用儒学、文史二科,对于人材选拔有所遗漏,奏请应加孝悌及能从政二科。

顺帝采纳,于是孝廉之选共有“儒学、文史、孝悌、能从政”四科。

七月一日,张道陵率弟子到青城山结茅传道,一住便是十三年。

画外音:直到汉桓帝永寿二年,张道陵在青城山羽化,下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由此成为天师道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其后历代龙虎山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祖天师张道陵扫墓。

汉安二年末,改明年为建康元年。

建康元年三月,护羌从事马玄因受诸羌诱惑起事叛汉,逃跑出塞。领护羌校尉卫琚率军追击,大破叛羌,斩首八百余级,获牛、马、羊等二十余万头。

其后不久,护羌校尉兼武威郡太守赵冲引郡兵及降胡万余人马,倾巢而出,沿途一路剿杀,追击叛羌至建威鹯阴河。

部下诸胡请求就此还兵,赵冲怒斥不允,强令渡河追敌。未料军至半渡,降胡六百余骑忽拨转马头,就此叛逃。赵冲大怒,来不及集合人马,只率三百卫队追之。

逃胡未曾追及,却遇羌人伏兵三千余人,将赵冲等三百骑团团围住,刀矢交加。

赵冲未曾防备,临阵战死,三百卫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二十余骑冲出重围,逃回大营。然而羌人经历数年激战,前后被赵冲杀伤甚众,已经由此渐衰。

建康元年八月,扬州、徐州百姓范容、周生不满官府欺榨,聚众起义,占据历阳。

汉廷闻报,诏派御史中丞冯绲督率州郡兵马进讨。

朝廷大军未至,扬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贪功冒进,率军进攻历阳。由于寡不敌众兼又轻敌,遂被义军击败。尹耀、邓显先后战死,义军势力一时甚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