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集 马援南征 (2/6)
,便好令他向导,捣杀进去。
副将:诺,末将遵命!
大军一住半月,山中竟无人迹出现;更兼山上瘴气熏蒸,军士触瘴致疾,近半病倒。
马援抱定主意誓灭此虏,勉令将士围住谷口;一面分兵略定各郡,收聚粮食,输运军前。
镜头转换,金溪洞中。
征侧姊妹以为汉军无法入洞,粮尽定必速退;且自己洞穴中备有粮草,足资一年,但教安心耐守,自可解围。因此每日在洞中大宴诸将,不以汉军为意。
不经意间,已至岁暮年阑,新春将至。
守路小蛮来报:汉兵尚在谷外扼住,未曾退去。
言犹未毕,司粮官来报:洞内粮食已将告罄,请女王早做预备。
征侧闻此,不由心中惊慌,脸上变色。
马援拥众洞外,眼见粮草转运艰难,又逢将士年底思乡,亦生退兵之意。
正要传令三军拴束行装,准备退兵,忽见巡哨骑兵入帐来报:元帅,大喜,大喜!
马援:有何喜事?
哨骑:末将今早潜往山中巡哨,发现在洞侧山隙之中,有一股暗泉涌动,自草丛中流入洞内,川流不息。经末将仔细探察,此正是入洞唯一水源也。
马援大喜,以手加额道:此真是大汉天子鸿福,我三军之幸!刘将军何在?
副将刘隆上前施礼:末将在。
马援:请将军率精兵一千,引其水道流向他处,不得入洞。殄灭叛军,便在此举。
刘隆:得令!
于是领令出帐,引兵而出,堵塞入洞水源,将水流引向山谷之内。
自此之后,涓滴泉水不见流入洞穴。未过三日,征氏姊妹及万余蛮兵又饥又渴,无可为生,一时军心大乱,再无固守之志。
勉强过了残冬,乃是建武十九年春正月,征侧、征贰不能再伏穴中,只得驱众杀出。众蛮兵已是困惫不堪,没奈何硬着头皮,冲出谷口。
汉兵早已出栅列阵以待,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直杀得蛮众又复倒退入穴。
马援知道蛮众不济,传令众军向洞内呼喊:投降免死,顽抗杀绝!
蛮众听得清楚,一齐抛去兵械,匍匐出洞乞降。
过了半晌,蛮兵尽出,惟征侧、征贰不见出来。
马援见二征不出,遂令蛮兵为向导,自引五百人入洞,前往搜索擒拿。
二征舍命格斗,数百名汉军将士竟然拿她二人不下,且有十余个被其姐妹砍伤。马援又惊又怒,欲待亲自上前格斗,家将马涛急忙上前拦住。
马涛谏道:家主何必如此?有道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有事小人服其劳。
马援奇道:贼人如此凶悍,你有何能,敢发此大言?
马涛笑道:兵法有云:逢强智取,遇弱活擒。小人自有妙策降她,家主稍待自知。
于是点手声唤三五个同伴,转身出洞。
未至片刻,马涛与同伴各自背负大盘绞索入洞,呐一声喊:汉军诸位将士闪开!
诸将闻呼,果然皆都退后。
马涛又喊:诸位兄弟,各祭法宝!
诸同伴闻言而动,各将背上绞索甩出,扔在征氏姐妹脚下。
马涛抽刀在手,佯作上前邀战。征侧、征贰姐妹怒发,纵身扑至。因只顾前面,顾不得脚下,故皆都踏着地上绳索,扑通连声,被绊跌倒在地。
征贰撒手扔刀,口中叫道:汉人行此奸计,令人不服!
马涛哪里管她狂呼乱叫?急挥汉军上前缚住,扛至洞外,推至马援面前。
马援不住摇头笑道:好小子,真有你的!只是胜之不武,惹人耻笑。刀斧手何在?
刀手:在!
马援:将两人推出,一同枭首,传首洛阳。
刀手:诺!
镜头闪进,汉军四出征伐。征氏姐妹既已伏诛,马援便率两万多人进击其余党都羊等众,从无功一直打到巨风,斩俘五千多人,平定岭南。
马援上书报捷,并奏天子,请另析西于县为封溪、望海二县。
光武帝刘秀览奏大喜,立即诏准,并命马援管理交阯各郡政务。
马援奉旨而行,于是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又修正越律与汉律相互矛盾之处,并向当地吏民申明,以便约束蛮族。
画外音:从此之后直到汉末,近二百年间,交阯各郡蛮民始终遵行马援所申法律,所谓“奉行马将军故事”,便成官民口头禅语。
马援平定二征反叛,命在汉南边疆竖立铜柱以为界标,上镌铭文:铜柱折,交趾灭。
越人怀念征氏姐妹,怨恨铜柱,于是每过其下皆以瓦石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