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集 真定就亲 (5/6)
阳,约同渔阳太守彭宠,与我同时发兵,支持大司马刘秀。
寇恂:喏,末将遵命。
接令在手,出门上马而去。
镜头转换,战旗猎猎,军马并发。上谷、渔阳二郡,各发骑兵二千、步兵一千。共计六千人马,两军会于一处。
中军帐中,耿况升坐帅案,下达军令:耿弇、寇恂、景丹何在?
耿、寇、景:末将在。
耿况:命你三人率领上谷军马三千,作为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打开南下通道。沿路遇到小股贼军,立即歼灭,若遇强敌,拒守待援。
耿、寇、景:末将得令。
耿况:吴汉将军。
吴汉:末将在。
耿况:请你率领渔阳马步军三千,随我中军南下,以为合后如何?
吴汉:将军有命,小将无有不从。
耿况:即是如此,祭旗出兵!
于是大军南下,疾如狂风。耿弇、寇恂、景丹等三人威不可当,势如破竹,连败王郎军马,沿途击斩王郎手下大将、九卿、校尉等四百余人,攻取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所属二十二县,终于在广阿追上刘秀。
刘秀见耿弇率军前来,大喜过望:我正欲与王郎决战,只恐力不能及。贤卿能率三千兵马前来助我,足见忠义之心。
耿弇:大司马不知,我父另率三千渔阳精锐,在后面正自赶来,即刻便至。
刘秀:有此二郡兵马前来,我无忧矣。卿前番在卢奴之时所发壮言,众将皆都不信,惟我信之不疑。今日观之,果不其然。
耿弇:多谢将军信任,末将自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二人正说话时,只听蹄声如雷,人喊马嘶,原来是耿况与吴汉引军来到。耿弇上前迎接父亲,并与刘秀引见。
刘秀大喜,立即以天子刘玄名义,赐封耿况为大将军、归义侯,耿弇、吴汉等人皆为偏将军,共定征伐邯郸之策。
耿况:多蒙大汉天子恩宠,大司马见爱,授我父子重任显爵,无由为报。末将愿为先锋,率上谷、渔阳两郡之兵,南击新市、元氏、房子,进击赵郡,以为进献之礼。
刘秀:将军有此壮志,真干国之臣,炎汉之福也。既是如此,有劳将军,休辞劳苦。
耿况:能为大司马效命,末将甘之如饴,何劳之有?
于是再整军伍,领命出征。
旬日之后,耿况接连取胜,兵入赵郡,已与王郎赵汉势力相接,形成对峙。于是发遣使者向大司马报捷,并要求与敌决战。
刘秀闻报大喜,引领诸官赶至赵郡大营,对耿况、吴汉等大加慰劳称赞,然后大聚众将,商议决战事宜。
耿况率先请战:请大司马下令,我等愿与贼军决一死战。
刘秀:如今既与逆贼王昌、刘林地域相接,我不攻彼,彼亦必攻我,势不两立,必有一战。然赵地三分,逆贼独占二分有余,又有真定王刘扬蹑我之后,实无胜算,奈何?
诸将听罢,众说不一,不能定决。
正在此时,忽有门军入报:骁骑将军刘植引十数骑自昌城来至,在府门外候见。
刘秀大喜:此公忽至,必有奇计教我!
由是亲率众人迎至府门,请入大堂相见,叙礼落座。
未待刘秀发问,刘植早已开门见山,环视众将道:今闻刘林已调兵遣将,将欲攻我,诸公不为大司马划策迎敌,犹若无事者耶?
刘秀:将军休怪,某与诸将正在商议,欲先下手为强,与敌决战。怎奈只忧真定王袭我之后,由此不敢冒然出击。我兄此来,则必有妙计,以教我众人。
刘植:主公料敌机先,小将实不能及。然小将此来,却正为真定王刘扬兄弟。
刘秀:此言何谓?请道其详。
刘植:主公不知刘扬出身乎?其乃汉宗室之后,景帝七代裔孙,真定共王刘普之子,正与主公同宗。王莽建立新朝,刘杨降格为真定公,始建国二年,公爵也被废除。虽然如此,但其世代占据真定,坐拥十万之众,实乃河北大豪,着实不可小觑也。
刘秀:原来是我同宗,那便妙极。但不知与尊兄亲疏如何?
刘植:向与末将交厚,不分彼此。
刘秀:则请遵兄赍持重礼,前往说其来降如何?
刘植:其家巨富,且今归附刘林、王郎,若以利害或金帛前往说之,未必听从。
刘秀:然则奈何?
刘植:刘杨最爱其妹,嫁与藁城大姓郭昌为妻,生有一女,名唤郭圣通,今年方十八岁。因郭昌早死,刘杨爱此甥女如掌上明珠,若将军肯纳此女为妻,令其反戈不难。
刘秀:贤兄莫说笑话。一个小小女子,如何可令真定王改志附我?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