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昆阳大战 (6/6)
刘縯、刘秀兄弟成为刎颈之交。
当日散班,众将皆退,惟王匡、王凤留下不走,脸色诡秘。
刘玄:二位国公不走,当是有事,以教寡人?
王凤:似刘縯如此跋扈,陛下自忖今后可以安枕乎?
刘玄:大司徒战功赫赫,威名远扬;更以王常、岑彭为党,我能奈其何?
王凤:某有一计,可除刘縯,永绝后患。
刘玄:计从安出?
王凤:来日请借大会诸将之机,陛下举玉佩为号;臣暗伏甲士于屏后,乘刘縯不备,一举击杀,岂不妙哉?
刘玄:刘縯是我同族兄弟,如此何忍?
王匡:俗语云,当断不断,必生祸乱。行大事者,岂可怀此妇人之仁!当年西楚霸王在鸿门宴上放走汉高帝,四年后自己终被逼杀于乌江,陛下不知此事乎?
刘玄:虽然如此,但恐众人不服。
王凤:陛下,臣请相问,你之帝位,是由何人所立?
刘玄听他这样质问,如何敢予反驳?由此计议已决。
昆阳之战结束不久,刘玄诏命诸将会集宛城,声称商议下步行止。
刘縯当时屯兵于新野,领此诏命,不疑有他,便令备马,意欲前往。
刘秀上前扯住:兄长哪里去?
刘縯:前往宛城,商议军情。
刘秀:兄长且慢。弟观陛下此诏,其中必有蹊跷,说不定更有阴谋,不去也罢。
刘縯:朝廷大会诸将,乃是例行公事,有何阴谋?贤弟忒也多虑。
刘秀:不然。前日朝会诸将,叙功授爵,兄长当殿驳回天子意旨,王匡等皆怀不忿。今时过未久,大军休整未毕,复有何事聚会众将?兄长须怀戒备,最好托病休往。
刘縯:何以至此!贤弟毕竟书生之见,疑神疑鬼。你好好守城,我去去就来。
于是不听刘秀劝谏,自率亲兵离开新野,前往宛城与会。刘秀送至城门,怏怏而回。
镜头转换,宛城临时宫殿。
刘玄大会诸将,只说庆贺昆阳大捷之功,特请大司徒刘縯上座,群臣谈笑甚欢。
酒过三巡,绣衣御史申屠建离席起身,进奏刘玄:今日佳会,诚为千古盛事。昆阳大战,若非大司徒兄弟昆仲,如何全歼莽新百万大军?臣请向司徒献此玉佩,以彰其功。
刘玄接过玉佩,犹豫片刻,满面堆欢,到至刘縯面前:诚然美玉,只司徒可佩。
说罢,轻轻将玉佩置于案上,退回己座。
申屠建见此,张大嘴巴,合不拢来。王匡、王凤则互视一眼,脸上色变。
镜头闪回,大会前夕,王匡、王凤向刘玄面授机宜。
王匡:来日宴会之上,酒过三巡,臣命绣衣御史献玉,请赐司徒刘縯。只要陛下接过玉佩,起身举起,昭示群臣,便是暗号,武士即会冲出,斩杀刘縯。
刘玄:夺其兵权可也,非必杀之耶?
王凤:刘縯勇冠三军,岂可甘心就范?陛下休得自误。
闪回结束。今日酒宴之上,刘玄伸手接过玉佩,忽又念及宗族亲情,便轻轻置于刘縯身前案上,并未举起。由此击杀刘縯阴谋落空,当日各路诸侯尽欢而散。
刘縯舅父樊宏在宴上看出杀机,散会之后随外甥同出,至僻静之处,一把扯住。
樊宏:大司徒,你今日命悬一线,可曾知乎?
刘縯:焉有此事!
樊宏:你不见申屠建献玉,王匡及王凤脸上神色?昔鸿门之会,范增举玉以示项羽,使杀高祖。今申屠建此意,竟是往事重现,得无不善乎?(本集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