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二十一集 贾谊上疏 (6/7)

br/>赵佗乃置盛宴以待,款留十数日,亲书降表,使陆贾携归汉帝。陆贾还归长安,上奏出使南越不辱使命,并呈递南越王奏疏。汉文帝展观降书,见其文略云:

蛮夷大长老夫臣赵佗,惶恐百拜,上陈大汉天子皇帝陛下:老臣在南越四十九年,今已有孙。然而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靡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只因不能侍奉汉室。今蒙陛下怜我,复我南越王封号,又许贸易往来,真莫大厚恩也。老夫即使立死,尸骨不朽。臣奉陛下圣旨,已除去帝号,永为大汉南部藩屏,不敢再与汉室为敌。

汉文帝大喜,以书展示众臣,赞道:虽我大汉之威,足服南越,但陆贾逞其口舌之利,对南越王动之以情,胁之以威,实乃莫大功劳也。陆卿以年逾古稀之身,不辞万里迢遥,再下岭南,承此重任,不辱使命,实为矫而不群,大汉功臣也。

众臣:此实为陛下用人有方,陆大夫不辱使命!

画外音:陆贾此行,非但化解一场战争于无形,且确保此后南部边境安定,长达四十年之久。自此汉朝实行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赵佗重对汉朝称臣,也为南越国争取四十余年和平安定,对持续开发岭南大有裨益。陆贾回朝不久,便于前元十年病逝,寿终正寝。

据史书记载,赵佗寿至一百单三岁,在其统治南越期间,秦汉帝国共换八个皇帝。至其去世之时,汉武帝已经在位四年。以此论之,赵佗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寿国君,亦是世界上最为长寿国王。不过,后世也有学者对赵佗年寿提出质疑,认为赵佗享年不足百岁,只是南越国对汉朝隐瞒其死讯多年而已。

镜头转换,按下南越,再说塞北。

汉文帝前元三年,匈奴右贤王背弃和亲之约,率数万大军南下,侵占河南之地。继而进袭上郡,杀略汉民,威胁长安。

孝文帝下令丞相灌婴挂帅,出动八万五千战车及骑兵,前往高奴,迎击右贤王。

灌婴不愧为沙场老将,只经一战,便将匈奴击败,右贤王复又逃跑塞外。

汉文帝刘恒亲到太原督战,将欲乘胜追击,彻底将匈奴赶出漠北。未料正在此时,京城来报,说济北王刘兴居造反,欲攻关中。文帝急回京城,并命灌婴回师。

镜头闪回,叙述刘兴居来历。

刘兴居乃是汉高祖之孙,齐王刘肥第三子。公元前182年,被封为东牟侯,居住长安。吕后病死,刘兴居与次兄朱虚侯刘章作为内应,欲图拥立大哥刘襄为帝。

周勃、陈平等诛杀诸吕,拥立代王刘恒,刘章、刘兴居兄弟企图破产。

文帝继位,闻知刘章、刘兴居最初欲立刘襄为帝,甚为不悦,遂封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与其长兄刘襄三分齐国。

刘兴居因为兄长没能当成皇帝,反而被削减原有封国,于是心怀不满。

当匈奴大举入侵,丞相灌婴率兵讨伐匈奴之时,刘襄、刘章已经先后去世,只余刘兴居割据济北。汉文帝离京北出,亲征匈奴,屯驻太原。刘兴居闻知,便即乘机举兵叛乱。

闪回结束。文帝还至京城长安,一面传檄命令灌婴回师,一面派柴武为大将军,率兵东征,平定济北王叛乱。

刘兴居虽然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纸薄。柴武大军东出,只经一战,便将齐师击溃;刘兴居为免被俘受辱,横剑自杀。高祖刘邦长子刘肥一脉,至此全部消亡。

柴武大获全胜,于是上奏天子,请示继续进剿济北王余部。汉文帝诏命不必穷追猛打,下令班师还朝,封赐随征诸将,犒赏三军。

由此济北国除,参与刘兴居叛乱胁从,皆都予以赦免。

汉前元四年,冒顿单于闻说汉朝内乱平定,遂上书汉帝求和。其书略云:

昔陛下和亲,乃双方幸事。奈汉吏侵凌,致右贤王听信后义卢侯难氏,发兵以抗天朝,背约离间兄弟。臣罚右贤王,令伐月氏,托天之佑,因灭月氏,又平定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国。北方既定,臣愿停战,修兵息马,恢复旧约。因未知陛下心意,故呈书请示,并献骆驼一,战马二,驾车之马八匹。陛下若不喜匈奴靠近汉朝边塞,则我诏告官民远离。使者陛见,请即遣还,臣幸甚。

书信送达,汉帝便与群臣商议,是战是和。

公卿皆谓:匈奴方败月氏,其势正盛,未可击之;且匈奴国中,皆是低洼盐碱之地,我既夺而占之。亦不能久居。与其得不偿失,则不如和亲为上。

汉文帝信以为然,乃诏准冒顿所请。其诏书略云:

单于上书,言右贤王听信后义卢侯难氏,背约离间兄弟;愿停战修士,消除不快,恢复旧约,以使边民安宁,此古圣主之心也。汉匈缔约,结为兄弟,赍赏每丰,违约者常是匈奴。右贤王之事,因在大赦之前,单于不必深责,宜依表中所云,明告各官,使休背和约,守信行之;朕亦将慎履其约。使者谓单于伐国有功,且厌再战,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