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高考前夜 (1/3)
2001年,教育部宣布“赶考”不能是“赶烤”,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统一时间从7月改为6月。
但2004年6月1号这天,重庆已经闷热。
58万高考考生在数十个考点穿梭,寻找决定自己命运的主战场。
去年,文科一本线537,二本线472,三本线440,211录取率5.38%,居全国中游。
千锤百炼的陈学兵现在经过上百张数学卷的陶冶,平均能做三道大题,自信得一匹,都敢惦记起211录取率。
5.38,十九人取其一,怎么就不能有我一个?
随便数数,曾经学校里一起混迹的人,就已经有几十人在他之下了嘛!
甚至兵哥发现自己前面那人是重庆王牌中学——南开中学的学生,竟也不屑一顾。
抄什么?
几个月的努力,好不容易和x、y、log、sin、cos等等成为了朋友,抄一个题,就是对自己智力和汗水的不尊重!
和他一起看考场的任颖却不断确认前面那人的考桌序号和门口张贴的花名册上的名字与学校,然后十分开心地冲着陈学兵道:
“你运气太好了!数学就抄他的!选择填空,能抄就抄!大题也最好对一下答案!知道不?”
陈学兵愣愣地看着任颖。
这是对他敦敦教诲,不漏一科一题的任学霸?
“喂,就是个南开中学的而已,上来就叫我抄,这么没志气?”
任颖却一脸认真:“去年前年的重庆理科状元都是南开中学的,人家的数学老师教学水平很高的!你只要遇到一个成绩中游的学生,选择填空的正确率肯定比你高!”
陈学兵啧啧两声,摇着头道:“小任,你的革命觉悟太低,上来就叫我抄,我对你很失望。”
任颖眉间锁起。
“考试这件事,你必须要听我的话啊!”
“知道了。”
陈学兵摆摆手,走出考场。
任颖气得跺了跺脚,跟了上去。
……
晚上8点,纽约纽约45楼,无灯。
但几张歪七扭八的桌子前,电脑仍然亮着。
钥匙偷偷插进,门锁咔地打开。
一阵椅子碰撞的动静,电脑前的六个人慌忙站了起来。
“谁?”
吊灯忽地亮了,陈学兵站在门口,板着个脸。
“不是让你们这段时间不要上班了,看看书,还来这儿搞什么?”
最靠外的梁晖面露干笑:“哥,新招的几个客服不行啊!他们业务不熟练,晚上又不加班!这段时间深圳又压了这么多货!销量下滑怎么行?还是我们自己盯比较靠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