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股市夙愿 (1/5)
从惊蛰到春分,又快至清明,整整一月,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芙蓉村安静的农村院子,是学习背书的最好环境。
任颖的辅导很有针对性,一直在给他拉弱项,地理,数学,不断通过教导——解题来提升。
其他的科目,任颖认为他已经具备答题思路,给他理了个大纲,让他不断的背。
陈学兵的理解性记忆还是挺管用的。
他从自己感兴趣的政治部分入手,把历史这个科目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封建时期的各个朝代的核心矛盾和解决思路弄懂,再顺着时代去记它们的文化、经济、科技,就简单多了。
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科,学习之后,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都有改变。
相反,政治这一科,陈学兵尝试深入学习,反而觉得生涩,需要硬背的东西太多,难以感兴趣。
他并不觉得是自己的政治水平问题,而是《政治》讲的根本就不是政治。
《历史》才更像政治。而政治应该改名为《三观课》,或者《政治经济学基础》。
包括语文课,从成年人的角度看来,都包含了太多马克思主义的色彩。
小初高中的书,都是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在里面的,陈学兵虽然认同大半,但他的三观早已形成,有些东西强灌进来,他会觉得幼稚,还有点排斥,他更期待大学的开放课程能给他一些灵魂冲击和思考。
不过重庆交大的文科专业他看过,选择并不多,没有直接的历史专业,如果有得选,他打算首选经济学,看看各种不同的经济学思想。
总之,这段时间收获颇丰。
收获颇丰的还不止是学习。
楼下院子里传来摩托车的响动,焦贵在下面喊了一声“哥”,然后匆匆上楼。
“哥,颖姐!”焦贵上来就喜气洋洋,咋咋唬唬。
焦贵和任颖老跟着陈学兵,已经很熟,任颖也很不客气地把手里的资料往炉子边一放,训斥道:
“你小声一点嘛!他在考试!”
陈学兵却头也不抬,对着手里的语文卷边写边道:“没事,说吧。”
“卢一文打电话来了,上个星期卖了二十一万!利润四万多!”
“哦。”陈学兵对这个数字并未惊讶。
三月份新增了山寨机业务,又大幅降价,淘宝店还给了一波流量,淘宝店的利润达到了15万。
另外,华强北柜台也挣了九万多。
等到开了厂,成本还会大幅压缩,利润率还要翻个小跟头。
业务剧增的预期,才是陈学兵疯狂花钱铺摊子的底气。
不过现在已经多了两个厂长员工,还多了房租水电,接下来人会越来越多,开销也会越来越大。
“哦,哥,卢一文还问你能不能让霍小文那边配合收二手机,他想再上一个二手机链接,好多客户都在问!”焦贵又道。
“二手机…有点麻烦啊,压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