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挖坑 (2/5)
了老吴,又踩了老李。
“哈哈哈,陈总也是雅人!上次引用张若虚的诗词,‘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更用「数智花开」四个字,将科技议题赋予了诗意,我记忆犹新啊!”
吴光正确是很喜诗词,随口道出陈学兵上次的话,笑了一阵,才道:“九仓电讯的事情,我帮你问一问,稍后会给你答复!”
陈学兵却直接道:“吴总,我已经调查过,这件事情在香港的最大阻力应该是环保署,光缆过河,要提交《河底沉积物毒性评估报告》,另外需要路政许可和海事许可,这方面我已经想好对策,最好和九仓电讯的深港MPLS专线并行,节约勘测时间,请吴总帮我问问原管道预留内径是否大于35%,看看能否直接追加光缆,这样咱们能在六个月内完成铺设。”
吴光正沉默了一阵,而后不深不浅地笑道:“陈总看来是准备充足。”
“当然。”陈学兵若有深意道:“吴主席主持的贸发局近年第一次在科技行业有所动作,总应该有一些实质性的合作结果,提出几个亿的光缆项目,并且迅速完成它,让大陆互联网企业加快入驻,才能突出贸发局的办事效率,对吧?咱们不能务虚不务实嘛,建设资金和大陆方面建设方我会很快筹备好,确保会后就能开始建设事宜。”
大陆这边,是信产部审批,运营商建设。
这件事是大领导点头的,信产部他自然有把握沟通,合规性方面会有绿灯,他几乎不用考虑。
运营商方面,现在移动已经通过合并铁通拿到了固网运营资质,找王总支持一下,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谁来运营,他可以跟老王谈谈再说,老王要是不愿意出钱,他申请一个跨地区VPN牌照来出资和运营也可。
光纤建设,协商起码要一两个月,建设要8-10个月,落实到地得一年了,可以提前做起来。
重要的是,先合作,创造合作共识。
对领导那边,也要有一些动作,表示决心。
需要花钱的事情,他一向是能晚则晚,能花市场上的钱就尽量别花自己的,但铸造阵营这种事得趁热打铁,晚了就过劲了,并且投入力度要逐渐加强。
吴光正也被陈学兵这句话戳中正心。
他接手贸发局以来,不是在孟买成立办事处,就是在中东搞贸易服务中心,搞了一些行业专项计划,也仅涉及珠宝业和影视娱乐,反倒在香港政府一直试图大力发展的科技行业几乎没有作为。
况且这个数码港,当初他是以“为科技正名”的方式加入的,贝沙湾豪宅和数码港商城搞起来以后,这个地方为他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一丝尴尬,被一些人骂为“收租佬”。
在香港,人言赤裸,名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借此改变形象,又拿到那两栋楼的利益,可谓名利双收。
另一方面,霍家掌门人刚在BJ离世不久,葬礼待遇所有人看在眼里,身披红旗,警车开道,堪称香港史上最高规格。
其在大陆受到的尊重,港界人士若有几分资格的,谁不心痒。
陈学兵精心为他布的这个局,他不是猜不到一些缘由,对方是想借此让大陆商界,抑或就是陈学兵自己,在香港打破一些限制,有一番作为。
想借他的名义解决一些质疑。
但这个“陷阱”,他也没什么理由不往下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