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师出有名 (4/6)
“和黄.这次怕是不会出手了吧?”阚治冬笑道。
“不知道。”陈学兵笑了起来:“退,和黄的名声就要成为我们的垫脚石,不退,就得赔钱,就看李超人如何选择了,不论怎么样,咱们都得感谢那位举报者。”
本来和高新区谈好的13亿且属于低价协议出让的地块,现在土地增值税政策一出来,接下来的升值空间前景未卜可能都不值13亿了。
不管值不值,这地肯定是不好囤了。
陈学兵尚且知道今年全国地价还有一定涨幅,但其他人在这种形势下,心里是肯定拿不准的。
和黄即使真的拿下来开发,以他们的开发速度,赶不上08年前的转折点出售,是肯定会赔的。
定于2月2号的拍卖会,受政府邀请的参与者众多,但真正有意者寥寥。
连高新区金书记都打电话过来打探口风,希望股安不要被影响信心,成都地价一定会长期向好。
陈总还能说什么?
当然是表达了消极与无奈。
不过,也对金书记表示了股安的负责任态度。
这块地是股安从政府手里拿出来的,股安一定会负责到底。
不过,陈总也提出了一个条件。
2月2日,早上。
天气微凉。
成都国土局大楼门口,本次土地拍卖的横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几家媒体架着机器在门外等待。
当一辆奔驰车驶来,一个年轻的身影下车,摄像机的镁光灯便在晨雾中炸开。
“陈总!”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率先冲出人群。
“听说你曾当众承诺要拿下今天拍卖的2007-03地块,声称要拿下和黄,而最近国税政策对房地产冲击很大,你仍有决心吗?”
陈学兵停下,笑了笑。
又是个挖坑的问题。
“首先我没有当众承诺,其次,房地产的冲击不会影响我们四川综合开发计划的决心,成都的投资,是我们开发计划里重要的一部分。”
“传闻和黄这次准备了20亿现金支票,您是否担心重蹈建川集团覆辙?”
陈学兵笑着摆手:“不要空穴来风,李总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20亿?他们能出20亿,那我倒是佩服了。”
哗!
李总?
说的是李嘉城吗?
要知道,去年30多位大陆著名企业家去香港集体拜会李嘉城时,称呼都是“李主席”或“李先生”,公开报道最轻松的称呼亦是“李超人”。
李总,多么陌生的称呼!
“陈总,请问你对李超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