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信托落定 (1/5)
这年头,网上知名不叫强,顶多叫民间知名人士。
前黑板接连报道,才是真大佬。
陈总如今的官方地位,与几个月以前已经完全不可比了。
夏普的事情一出,《人民邮电》第三天便发布了相关报道,给陈学兵冠以的称呼是“通信领军企业家”。
《经济日报》给的称谓是“金融家”。
这可都是机关报。
这两家报媒一经发出,其他媒体对陈总的称呼或多或少都带上了点尊重,安徽的地方报道更是不乏盛誉。
这件事引发了很大的热议,陈总一时成了“中国企业家”的代名词。
网媒们都赶紧删除了以往那些对陈学兵的非严肃报道,新浪博客也给陈学兵的个人博客打上了两个机关报的称谓标签。
许多人打来电话,以往那些收钱帮股安发报道的相熟媒体想来采访,皆被任颖拦下。
不是每一波流量都要蹭个够的,这一次毕竟是真的坑了夏普两个亿,那块经开区的荒地没有配合开发,夏普拿在手里几乎毫无价值,深挖下去真相虽然很解气,但也不利于国际形象。
好在夏普也感觉到了危机,抵制日货的声音愈发强烈,他们没敢起诉,反而在到处使银子摆平事态。
陈学兵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回到四川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各地房地产的审批奇迹般地顺利通过,所有的项目经理都进入了战线,开始项目部的筹备,速度最快的绵阳和德阳已经调用机械对土地平场。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200亩地块的协议出让方案也公示在了成都国土局的官网上。
白宁的集采部门,各个办公室已经筹备完毕,虽然暂时还挤在两间办公室里办公,但已五脏俱全,集团集采同步开始。
……
1月14号上午,陈学兵在机场接到了远道而来的叶远西。
俩人没有交谈,因为陈学兵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几乎没有任何空当。
接到第三个电话时,陈学兵摸着后脑勺拧着眉头,似乎有些焦头烂额。
电话那头的何志亚有些苦口婆心地喋喋不休:
“银监会的非银部主任高时捷下了死命令,信托公司不准外资参股,不准民资控股,不准金融机构跨业收购。重庆动已经用了全力,好不容易才给你争取到了这个对赌条件,现在新华信托表外担保的6.2个亿我们只能想办法打官司,现在你只要花八千万把职工大会要求的安置条件搞定,接受对赌条件,我立马答复银监会,把牌照给你转过来,时间很紧,要确保颁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之前确保接手,让新华信托的牌照在名单上,并且在你们长征的名下,你最多只有三天时间考虑。”
陈学兵冷着脸,很是不爽。
这块信托牌照,他虽然一直没过问,是黄领导在处理,但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打官司的时候新华信托就一堆负债,重庆政府通过司法手段剥离了负债才把净资产拿到手。
到重庆渝富手上的时候,明天系的几家暗控公司又来扯皮,而且一过户,还牵扯出了六个多亿的表外担保。
年后他手上有钱了,打了两个亿给渝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