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物流产业基地 (2/5)
了。
不是70亿这个数字给他吓住了,而是那个文件袋的位置,它原本就放在桌面上显眼的地方。
以黄领导的身份地位,绝不可能将如此高级别的项目资料如此随意地摆放——放在那里,就意味着本就是为他准备的。
更关键的是项目内容本身,让他无法忽视。
保税区物流园!
这个物流园后世的名字叫:渝新欧铁路的保税物流园!
“欧洲铁路项目.开建了?”陈学兵试探着发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
渝新欧铁路首开于2011年,第一批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站发往德国,搞了个“五国六方联席会议”,促成中、俄、德、哈四国成立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
这项合作早于“一带一路”倡议,其跨六国协同运营模式可以说为后续倡议提供了可复制的跨国协作样板。
而且是开路先锋。
要知道俄罗斯是欧洲入口,不从俄罗斯经过,就得增加两三千公里的里程。
而老毛子可不是一开始就和中国好的,而且直至目前还没放弃加入北约的想法。
欧盟各个国家的海关机制又是各玩各的。
中国好不容易从哈萨克斯坦入境,途径俄罗斯、白俄、波兰,从而驶入欧洲中部,搞成这一条中欧铁路,可谓相当不容易,前期几乎是中欧独苗。
而且到了后来,渝新欧铁路网越建越发达,仍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国中欧班列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样的国家级战略项目突然摆在眼前,他不得不沉着下来。
黄领导闻言,眉头瞬间拧紧:“欧洲铁路?你从哪里听说的?!”
陈学兵面不改色:“西部陆海通道,早就听说了,只是以为是个乌托邦,没想到真能实现,重庆这地方搞个保税区物流,就是要出国嘛!除了中亚,就是西欧东欧,中亚又没有成熟铁路路线接驳,没有经济价值,还能去哪?”
研究地缘一直是他的爱好,前世和朋友聊天喝酒,能把一个地球仪说得头头是道,这会忽悠起黄领导,自是不会露怯。
黄领导审视着他年轻的脸庞,半晌,缓缓点头。
“看来你的眼光,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打底。”
而后缓缓说道:
“这个物流区成立呢,确实是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也不止是出国,规划是要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铁路编组站,定位为辐射全国的综合性物流枢纽,规划面积是33平方公里。
“80年代学术界就提出了「长江产业密集带」的概念,核心就是运输,我们一代人接一代人,从省级、市级高速路开始建造,逐步通到县,现在一步步实现了通路,我们接下来还要推动商贸流通和产业聚集,为重庆制造业提供高效供应链支持,有空路、有水路、也有铁路,这个铁路核心网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呢,这么大的综合项目,几十亿的物流园区只是冰山一角,要落地,资金,才是最大的拦路虎。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也包括.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
说罢,他叹了口气:“我不得不承认,你的战略眼光是非常独到的,这几个月我考察了各种民间融资渠道,除了银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