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消息扩散 (1/5)
王建宙和软件联盟的人都是第二天的返程飞机,发布会结束以后就在会议中心的酒店楼层休息,都比较空闲。
陈学兵答应晚上带那几个外国佬吃夜宵,便在正式的晚饭时间开了个包房和王总边吃边谈。
30万订单的合约机,是王建宙观其发布会现场以后做出的决定,陈学兵与闻司长密聊时,王总也在演示厅观察。
他认为奇点在中国的潜在客户不会低于两千万,按照现今的中国市场消费能力,第一年销量不会低于60万。
大概在60万到70万之间。
王建宙只说结果,没说原因,如果真的要说出来,就是“无它,唯手熟尔”。
以他的从业经历,看过的报告太多了,对比之前一些国际大牌创新型手机的市场反应,再增加了一些奇点系统的含金量,然后减去奇点此前几乎为零的品牌力弱势,得出的结果就是如此。
他判断奇点的昆仑手机要超过百万销量,应该要在第二代以后。
移动要加速建设,麒麟现在卖得比他预期要便宜,又是搭载TD基带,是最好的3G窗口,所以他宁愿放弃合约机一贯的独销地位,按照自己的估计拿下奇点一半的销量,作为3G套餐的推广机,以“3000手机+2000块3G套餐”来销售。
交货时间要在网络预订单交货的前半个月,以达到线上线下同时开售,增加热度和话题性的效果。
不过价格给得不太令人满意。
3450块。
陈学兵当即表示太低了。
“网络预售的3999价格是增加噱头,四千块对中国人来说是大额消费,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比较谨慎的,半年后的预售,能订出去两三万台就不错了,我们真正的大面积销售价还是上市以后,京东售价4200块,如果增加线下渠道,经销商最少要卖到4600以上,你们拿去绑定3G套餐销售,最终收回五千,才给3450?太少了。”
王建宙却笑了笑,开口就把帐算得很明白。
“京东帮你们卖,你们不会不给钱吧,线下经销商有我们的价格压着,他们卖不了这么多,最终还得在你这里找利润,你最多能谈到三千六,三千七,陈总,我们可是一次性付款,签好合同就能打款,经销商却要压你的回款周期,你做金融的,不会不清楚资金占用成本的问题。”
他说罢,悠悠道:“你们厂商赚个大几百块就够了,把销售的事交给我们,何乐而不为?”
都是行内人,他可不信陈学兵成本真会是3265。
只是他也不清楚陈学兵和苹果合作供应链的事,而且演示厅他去了,用的材料他心里也有数,确实是贵,只敢往保守一点猜,两千八,两千九这样。
陈学兵也在盘算。
原来的供货订单价格是不能变的,按照现在的汇率和一些价格浮动合同,成本大概3100,加上自己的装配成本,大概五十块。
但这份供货清单只签了15万台,
后续生产,他打算把物料成本砍到2400以内,装配出厂成本2450以内。
其实如果不是Marvell那边不好办,说什么也要把物料砍到2200。
3450这个价格,肯定能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