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阴悄悄发展 (1/7)
翌日。
人民广场对面的市政府大楼,陈学兵做了诸多准备的一场谈判,超乎想象的顺利。
武平仅是一通汇报,就让严副市长哈哈大笑。
“好啊!DSP芯片研究,核高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你们有心了!有这样的信心,我们也非常高兴!李主任,把展讯列入《聚焦张江》政策首批重点企业,按照研发投入20%,给予配套补贴!”
严副市长对市科委主任下完命令,立马又对着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安排道:“跟交大沟通一下,开放他们的微电子学院实验室,让展讯直接对接导师推荐名单,还有复旦的实验室,中芯国际,一定要配合展讯,拿出一份芯片验证报告和高良率报告,帮他们申请核高基项目!小王,这件事你去办,张江的芯片,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
“另外,教委要发一份通知,把张江重点科技企业招聘率纳入几所高校的就业考核指标,请各校的就业办主任每日汇报签约进度,一定要尽量把这一届的工科应届毕业生留在上海!”
“至于这个外高桥研究院的事情啊,程序上比较复杂,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要上常委会,而且张江的研究中心已经在建了,我看你们先用,至于研发设备的进口税,在市政府职权范围内解决就好了,可以减免,补贴,咱们首先注重效用嘛!只要你们的技术研发取得进一步成果,还需要扩张研发中心,外高桥的地,我帮你们找领导去谈!”
旁边的科委李主任有些犹豫地道:“严领导,核高基规定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0岁,展讯报过来的首席科学家是他们的CTO陈大同,现在51岁.”
严副市长摆摆手:“一岁之差,科学研究又不是提拔干部,找个名义跟科技部申请豁免嘛!有什么关系?”
武平听得笑意渐盛,连连点头,并且给了陈学兵一个“牛不牛逼”的询问眼神。
陈学兵全场没有开腔。
脑瓜子嗡嗡的。
他准备好的“上海不支持就给重庆黄领导打电话,甚至给安徽领导打电话”情节,完全失去了作用。
这特么哪是谈判?这是领救济粮来了!
领导公然要求中芯国际和复旦研究室帮展讯“美化”报告,申请核高基??
他小看了上海的胜负欲。
也可能小看了陈进的事情给上海留下的阴霾。
副市长竟然把市科委和教委的领导拉过来一起接见武平,并且现场解决展讯的一应要求。
细细想来,这个时候展讯拿出一款三模新产品申请核高基,还要研发陈进造假的DSP芯片,并且表示要冲击更高世代,又要大肆在上海招聘,为上海挽留科技人才,完全有一种为了证明上海科技实力甘当马前卒,为上海冲锋的意思。
误会了,领导真的误会了。
严副市长见旁边的陈学兵发着呆不说话,主动笑着问道:“陈总,非常感谢你对展讯的支持!听说研发DSP芯片是你的意见?是不是还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陈总第一次被政府热情得有点卡嗓,一时感觉走进了东北。
还有什么想法?
你一下答应得太快了,我还没想好啊!
“放心,资金方面如果还有问题,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