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要牌照! (2/7)
合资公司承接中小企业债务,以特许经营逐步清偿债务。
再下面,是发改委的《半月改革》报告,也是指导中小企业清债的。
后面几份也差不多,划线的都是中小企业清债相关的指导性建议,还有一些财务风险防控和社会稳定机制的内容。
陈学兵观看的顺序好像是反了,最后才是一份重庆与工行的签约文件。
就是之前重庆以18%受偿率打包处置工行不良资产的签约合同。
用28亿买下了工行手里157亿的企业债务包,其中包括90多亿本金和60多亿的利息。
这份文件很厚,里面的红线直接划在目录上。
是关于“年营收四亿元以下,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下的企业”部分。
也就是2003年经贸委划定的“中小企业”上限。
陈学兵看完前面的文件内容,其实也大概明白了黄领导的意思。
这是要让他帮忙处理这部分。
他看了一下概况,便问道:
“中小企业债务规模33.25亿.黄领导,你希望我们怎么做?”
“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案不止一种,不过我最看好的方式,还是让你们和渝富合作,政府拿出这部分债务作为49%入股,跟你们成立合资公司,你们来引导民间资本融资五亿,挑选其中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贷款或入股扶持,让他们具备偿债能力,把那些没有希望的企业抽出其优质资产,进行解散倒闭。”
这话一出,陈学兵立马又重新翻看合同内容。
好家伙,127家。
怪不得渝富要把这部分专门摘出来,这么多企业,光是甄别都能把腿跑断。
陈学兵无语道:“这么多企业,你们直接一并起诉了得了,直接剥离资产呗,33.25亿.你们怎么也能收回两三亿吧?”
他这话就是挑明:这笔坏债根本就不值五亿。
“没你想的这么不堪。”黄领导道:“买债的时候我们是过滤了的,这是坏账,不是死账,这些企业都不是倒闭企业,都开着,而且银行贷款是有质押的,几年前就值90亿的质押,你想想现在值多少钱?质押部分一半都是土地,要不是有上万名员工在这些企业工作,我们不能强行抽掉其中的资产,这个工作根本轮不到你。”
陈学兵立马摇头,否认了这个说法:
“即使有一半是土地资产,也都是有纠纷的,总共90多亿的本金,能在工行拖出60亿的利息,那是多少年?起码六年了吧?期间他们没在其他地方借债?债主怕是一大堆吧,银行都催不回来的债,您还让我拿着投资人的钱去放款扶持?这些公司能盈利吗?即使盈利,要花多久时间?投资人能不能等得起?黄领导,我的基金是靠高收益的名声吃饭,这活我真干不了,干一次,以后我的名声就坏了,失去的是我的融资能力,这是断我后路。”
他越想越觉得不靠谱,这笔债最值钱的就是大企业的部分,目标少,能重组,土地资产也集中,就是光剥离土地都能赚一大笔。
127家企业,就是把其中的土地资源强行剥离出来了一部分,也是零散的。
能拿来干什么?
开连锁超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