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卖场之战 (1/4)
冬天的夜,广东的风却不凛冽,还显得有些惬意。
在酒店门口把地上的灰尘刮起旋涡,像迷你版的龙卷风。
旁边的考斯特大巴灯光终于暗了一些,门打开,几人笑着下车。
陈学兵下车伸了个腰,迎面的风一吹,才泛起一丝困意,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抬手一看,三点半了。
啧啧。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一个经济峰会能开好几天,车上四个小时的座谈,才仅仅聊出了一个框架。
两桩几十亿上百亿的事情,没人觉得锱铢必较是在浪费时间,每个人耗干了口水,交流想法,交流信息。
董大姐的事倒是聊完了,陈学兵的事情,还谈不上意向。
其实合作意向双方都有,只是在资金的来源和分配上反复斟酌。
陈学兵让了半步,12亿加到13亿,由长征资本成立五年期专项基金作为操盘手,30%利润提成,并且在政府资金筹措上给他们一些指导。
吴市长对条件已经算满意,表示要回去开个会,还要联系京东方,看看他们的态度。
不过关键的还是孙书记的态度,如果两个主官碰头以后都表示同意,资金能按约筹措,其他的也就是流程问题。
“对了,陈总!”
吴市长走过来,道:“我还没问你,你有这么大把握说服你的投资人,这一定是一项赚钱的生意?”
这事甭管京东方赚不赚钱,合肥大概是赚的。
经过一定了解以后,吴市长认为这项产业落地,给合肥带来的作用不亚于一个工业园区。
但对陈学兵来说,未必。
董名珠也抱着手凑过来,有些好奇。
经过几个小时的交谈,现在她已经不把陈学兵当年轻人了,而是“年轻的专家”。
她是90年代初经商的老派出身,传承的是工业家精神,之前也瞧不起什么融资,贷款,觉得格力只要有好的团队,好的技术就能持续挣到钱,攒出一份越来越厚的家底。
直到这个短时间内就用十几亿撬动几十亿,几十亿撬动一百几十亿,已然超过格力十几年积攒的体量的项目摆在她面前,她必须承认金融的潜力不可想象,这个领域对中国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未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
“我的判断很简单,其实跟产业没关系,只是因为京东方是上市企业,而接下来的股市会大涨,京东方是板块龙头企业,股票上涨机会很大。”
陈学兵很实诚,没说什么未来产业发展之类的虚话,因为这是他的投资条件之一。
他的资金要在一年时限后优先退出。
2007年股民完全活跃起来,股市流动性将会暴涨,日成交额会突破千亿级别,他的资金不多,股市应该就能承接得下。
合肥最好也能在最好的时间内退出一部分,让京东方根据市场价回购,这样他才能拿到最大利润。
合肥的总投资是加上贷款的,至少大几十亿,2007的牛市有多疯他很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