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点菜式创业 (2/5)
干股才对。
“谁说我不干活了?互联网怎么玩,知道吗?”陈学兵抱着手笑道:
“提出概念,开发产品,风投支持,初步引流,大资本融资,烧钱,烧钱,烧钱”
陈学兵一连说了三个烧钱,才接了俩字:“上市。”
“上市”这个词,就很挠人了。
俩人的爹,都是奔着这一步去的。
99%创业者的终极梦想。
“我。”陈学兵指了指自己:“负责提出概念,以及风投之后的流程,你们就只负责初步出资,组建团队,开发产品,只要做出好产品,后面的投资方,由我来搞定,而且每一轮融资,我会领投,当然,按照股东权益,你们也可以跟投。”
“而且。”陈学兵笑道:“我没说三人合伙,我的意思是,我提供方案列表,你们每个人单独选一个项目和我合作,这个项目,必须是你们擅长的,至少是感兴趣的,否则干不长,也浪费我的精力。”
这下,胡莉有点慌了。
“你让我自己创业?我我干不了,我不会!”
陈学兵淡然笑道:“不会就学,我可以指导你,学都不愿意学,那就趁早别玩了。”
他是看中俩人身上都有各自的创业能力,才跟他们说这些。
胡莉会和人打交道,徐云峰有经验,俩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脸皮厚。
实际上很多富二代都有脸皮厚这项特质,他们见得多,醒事比普通人早,也明白社会的生存法则,不会把所谓的“尊严”看得这么重,这是创业者的基础特质之一。
没这项特质,组建团队这一关就过不了。
不过,这样的人选,他还有很多个,他的基金会里,富二代多得很,只是跟他们俩人比较熟,陈学兵才决定拿他们来练手而已。
他刚才已经想通了,入行互联网,他不应该选择亲自上手的方式,一是目标大,容易被关注,二是他脑子里这么多成熟东西,为什么非要选择把精力放到一种或几种赛道上?
选择人才,分散目标,化大为小。
他早就想过投资互联网,也做了,但可投资的项目太少,要等待一个前世已经成功的固定人选去成长,周期太长了。
其实成功模式都在他脑中,他没必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这些赔得起、愿景大、还有资源,有空闲的富二代,其实就是最适合创业的人群。
从自己基金大客户的孩子里选拔合伙人,有这层利益纽带,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拿钱跑路,还能帮人培养孩子。
就算赔了也没关系啊,一个初创项目投资几十百来万,就是个添头而已。
一个赛道,他完全可以培养好几个团队进去竞争。
其中有希望的,成功了的,他可以选择性跟投,提出更深层次的创意,扩大他们的竞争力。
至于不控股,只是为了他们的创业激情而已,谁都想当大老板,但真要成功了,后面的融资轮,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互联网有多烧钱陈学兵很清楚,他有很多种办法把自己的49%变成51%控股线,甚至67%的绝对控股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