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你个土包工头 (3/4)
nbsp;“…”
“你什么意思?说清楚。”
“我是说,这些不是给两个领导做的,是给我们自己做的。”
陈学兵说着,捡起地上一条钢筋废料,侃侃而谈:
“施工定额里的安全文明措施费,已经进入全国讨论阶段,我前几天还在报纸上看见,保障安全生产,加强工地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是国家的展望和警醒,甚至愿意出5%左右的费用来保证。
安全帽,消防措施,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通道口、预留洞口)五临边(阳台边、楼板边、屋面周边、槽坑周边、卸料平台两侧)的安全防护,三级配电箱,两级保护装置。
另外,保洁,绿化,除尘等等文明施工费用,国家都愿意贴钱。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个费,但这是国家希望我们做到的。
这就是大趋势。
实际花费,也到不了5%。
建筑行业野蛮生长啊,建筑队伍肯定是越来越多,质量肯定也是参差不齐,我们为啥不能当标杆?
我认为以后我们的工地要逐步提升管理水平,今天我定的管理规范,要成为常态。
当然,钱都花了,也要宣传。
这次领导过来,是个机会,我说的机会不是搭上哪个领导,我是说,两个系统的领导考察,带记者的机会比较大吧?
现场管理越出众,上镜的机会就越大,何况还有区领导在,如果能留下个好印象,以后就有可能赶上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口。
奥运要来了,各行各业的标杆肯定要产生一大批的。
树个标杆,竞标方面,是不是有优势?
再不济,没这个机会,我们把名声逐步做起来了,你以后主动找领导要项目,领导也好帮你开口吧?混社会都要搞慈善博名声呢,我们把钱花在实际管理水平的提升上,还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何乐而不为?”
陈学兵说完时,于春尹的表情已经及其惊讶了。
按说18岁已经成年,拥有什么样的思想也不为过,但也要看跟谁比。伟人16岁独自外出求学,17岁参加新军,留下的诗句已经可见思想。但他于春尹30岁之前要是能读懂国家政策,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至于在体制内止步于一个副团。
而陈学兵,两个星期前,他还觉得是颗青苗,没想到忽然就看到金黄了。
这外甥怎么成长得跟打了激素一样?
“摆个过场…”于春尹内心犹豫,尾音拖长。
陈学兵一听,脸黑了:“舅,这不是过场。”
“我晓得。”于春尹点头:“但是要慢慢来,我手上这帮人干多少年工程了,有他们自己的习惯,你要一下把他们扭过来,不现实。”
陈学兵品到了其中的关键,就是舅舅并不自信。
“有什么不现实的,学一下嘛,你才四十多,又是老板,学点拿捏下属的东西还不简单?”
“嘿,我要是都学会了,还有你的机会?”于春尹似笑非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