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准备出发,深圳 (3/6)
; 江经理表示定下的投资计划不会因为股市短期波动而改变,银行对股市有自己的判断。
另外,对于陈学兵的邀约,表示如果长征1号基金获得成功,他会到纽约45参加他们的庆功宴。
陈学兵在旁边听着没有插嘴,只是默默把这件事记到心里。
证券部的承销情况不是很理想,目前只谈成了三个意向客户,都是最低投资额一百万。
正式募资还有一个月,陈学兵也没心急,跟文副总表示了一下感谢便离开。
确定了光大的三千万和徐云峰的七百万入账,加上自己账上的三千多万,这次募资已经稳了一半,其他投资人中途再怎么改变想法,起码也有一亿多资金,他已经心安了。
一切向好。
另一边,桃花溪下游一段滩涂边,六台挖机正在工作。
。
…
清淤工作,快得很。
他们干的那一段是疏浚,河道本身就浅,又是枯水期,挖机直接能进河道。
六台挖机敞开了挖,每天能干七千方,出五千多方砂。
每天收入8万,天价的利润。
这要是想法走通关系,包下整条河来采,机械摆开了整,一年不得几个亿?
听说黄河上的盗砂船队,四五条改装船,一条20万,总共百来万的成本,干几天就能回本。
没有工程合同,没有上交,销售不愁,抢银行都没这么快。
就这个利润和操作难度,别说抓了,就是用冒蓝火的加特林追着扫,都有人铤而走险。
建筑行业的整个产业链,倒土厂,砂石厂,商混站,背后充满各种各样的灰黑色调,最赚钱的绝不是明面上看到的工程项目。
陈学兵这个重生者听到梁晖每天汇报过来的情况都有点眼馋。
路子太野,诱惑太大,稍不注意,万丈深渊。
还好他来钱的路子多,心志比较坚定。
国庆节前的几天,他都在规划三大产业的发展节奏,资金有限,应该怎么交替发展,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金融顺势,急躁无用。
建筑未兴,资质不够。
先搞科技,迫在眉睫。
……
9月30日。
这两天,陈学兵跑了一趟彭水。
那边工地都结束了,还有一些扫尾的工作,也就是大家的结款。
都得等到工程尾款到位。
每个项目留了一个管理员等着结算,其他人都跟着回重庆,到公司报道,全部签了正式合同,大家歇几天,节后到桃花溪工地上班。
一下多了十几个人的管理队伍,其中还有谭茂水、赵付华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