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谁搞谁的钱? (1/5)
翌日,中午。
一辆白色凯迪拉克CTS缓缓驶进学院。
陈学兵坐在副驾驶,一手抬起紧紧抓着扶手,一手持着手机跟舅舅讲话。
“桃花溪项目我就算你300万,等我这边结算完成,钱我直接帮你丢进长征基金里运作。”
“清淤的事,我大致查了一下,整个桃花溪,工业,农业和垃圾污染还是比较多的,又是CS区的母亲河,承担了区一半人口的用水,仅一个月时间,针对桃花溪污染问题的信访就有200余件。”
“嗯,这事市里前年就开始挂牌督办了,只是一直没有效果。”
“这次民生工程正好有相关规划,我想让人带张院长去沿河看一看,出一个清淤和清漂、雨水管网整改的方案,水利只需要水投公司派一个人员精简的项目部,我保证,政府的开支和我上交的河沙费控制在平衡线以内。”
“也就是说,政府一分钱都不用出,不需要做任何预算,我在合理范围内采沙,保证还政府一个干净的河面,让几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数据统统合格,一年之内,把桃花溪的水质问题摘牌。”
“价格绝对合理,远远低于现在的水利定额,清淤设计也绝对不会影响下游,反而会有好处,张院长亲自设计,绝对有保证,我们只在需要清淤的地方采砂,这一点水利可以派人现场监督。”
“这个项目我赚头不是很大,就图个快,我自己把控进度,卖砂也是现结,工程快,回款快。我给你工程总量的10个点,你怎么用,就是你的事情了。”
“嗯,你先帮我跟领导沟通一下吧,如果领导有意向,我带张院长去拜访,不同意也没关系。”
“好,我等你消息。”
挂了电话,陈学兵望着前面,一阵沉吟。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政府没有需求,就主动给政府创造需求。
太平洋建设每年能拿到这么多项目,靠的就是这招。
他们发明了BT模式,搞大垫资,帮政府承担整个城区的基础建设,甚至帮政府开发新城,让政府分期付款,通过绝对的体量来排开一切对手。
陈学兵暂时还没实力走这条路。
他只能动脑,研究相关政策。
水环境问题摘牌,又不需要花钱,算是合则两利。
其实政府整体拍卖桃花溪河道采砂权的话,收入将远远高于项目花费数倍,但前年长江委就发过《关于采砂许可事宜的通告》,几条上游支流暂时不得开放采砂,一刀切,把这条路断了。
采砂不行,清淤却不归长江委管。
但清淤工程是要掏钱的。
他以清淤的模式在一些淤积河段采砂,承诺水利把水环境的事办了,又不让政府掏钱,算是给政府开了个合理的口子,把采砂权出售一点,用来解决环境问题。
剩下的,就是文件合规的问题了。
陈学兵想着,露出一丝微笑。
土建到底是老本行,干这事,他轻车熟路,灵感无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