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1/6)
周院长有些不明所意,只道他是谦虚。
“金融是企业的助推剂,怎么会没用呢,小陈,你刚才对于市场的看法很有见地,我是学经济出身的,你能一眼看市场,一眼看政策,以宏观指导微观,我看你在金融界一定会有所成就。”
陈学兵摇头笑笑。
他不过是寥寥几句感慨而已。
他说的也不是市场,是大学教育。
眼见这些学生对金钱味道的渴望,他忽然想起了前世曾看过的一些触及他灵魂的教育演讲。
如今的父母与孩子选择专业,仍没有超出温饱之境界,所有的选择都是趋于发财,而不是学之擅长或自我实现,又或是集体实现。
除此之外,他的感慨也包含了国内无法留住大量科研技术人才的遗憾,此时的民族气节,倒还不如几十年前了。
这些东西,他那时一个高中学历是羞于启齿的,闲聊都不敢,怕遭人嘲笑。
此刻敢在大学院长面前提起,或许是时代赋予的几分狗胆吧。
不过这些东西也是很客观的,放之民族或许是悲哀,放之一个小家庭却是几十年的生计,各有立场,他几句闲言碎语也解决不了问题。
“院长过奖了,这周上的第一堂课,老师就说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思辨能力,我做金融,自然要往金融的负面性去想一想。”
周院长这才笑着点头:“刚来就能有选择的把这句话听进去,有天赋,其实按照你的经历,我可以给经管的卢院长推荐一下,大二让你转去读经济,这个专业正缺乏你这样有实践经验,也具备质疑能力的同学去深究。”
陈学兵也笑了。
这话要是早点跟他说,他怕是开心得不得了。
假期以来这几个月,他闲来没事就在翻经济学的书,后来请教过从在美国普林斯顿就读过经济,还是经济计量学硕士的徐进,问他应不应该转经济学专业。
徐进却指着电脑笑着说了一句:“世界上有两种神枪手,一种是指哪打哪,一种是打哪指哪,经济学就是后一种。”
陈学兵把这句话想了三天,查了许多关于经济学的资料以后,彻底对这门学科祛魅了。
对转专业也没了这么大的兴趣。
“经济学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甚至都不叫科学,更像是一场探索,大学学的曼昆和中特的马克思无法概括经济,包括德国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等等也是一样,说得更负面一点,纵观几十年的经济学史,无数新理论的出现,都是为了解释不断出现的新现象,为违背固有经济学的政府去正名,已经带上了一些宗教性质,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电视剧,任何一种经济学都无法概括经济,因为经济学是可以对抗的,世界上有一帮人,无时无刻不在对抗它。”
后世老美债台高筑却仍在不停加息的那些年,财长和美联储主席的口径就像闹着玩,前后逻辑矛盾,被人戏谑“美国和经济学只能活一个”。
这番话,又可以用徐进常说的一句话来阐释:股市里这么多专家,总结了这么多种k线战法,实际上庄家就怕股民不懂战法,不看盘。
只要你看盘,你需要什么线?
我画给你看就是了。
以他如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