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能不能选我当班长? (3/7)
bsp;正逢周一,纽约45正在调整买进策略。
陈学兵最近跟徐进和刘增铖两位高手学了不少。
之前他做的是“一篮子股票”,个人化的短期炒股模式,俩人都承认他的选股很强,但40支自选股里也有强弱周期,不能以搬砖式操作,按照简单的价格低位来选择买进。
这四十支自选股里,有的单股涉及好几种板块,占比有轻有重,徐进带着他培养的一部分交易员徒弟把各个股票所属板块和权重比例逐一划分,按照板块强弱周期来分期低位进仓,策略根据近期大的政策和行业消息更换。
另一部分交易员,则跟着刘增铖,负责在日内交易上占便宜。
工作的同时,也在往不同的方向培养人才。
俩人的工作合起来,就是纽约45办公室的阿尔法(α)收益,即战胜市场平均水平之外获得的收益,比的是对个股的判断和操作能力。
另外,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给陈学兵也安排了工作:每月给他们调整一次自选股,给他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还要把握大盘趋势,定下“重仓”或“轻仓”。
陈学兵做的,就是大盘上涨带来的收益,算是贝塔(β)收益。
国外基金业有句话:阿尔法很贵,贝塔很便宜。
投资者选择基金时,也更看重阿尔法收益。
但徐进和刘增铖从8月初来到这里开始,跟着陈总的指示做增减仓位,才渐渐明白陈总对贝塔的把控有多么精准。
大盘红了我都在,大盘绿了我离场。
而且他那些选股,大半都跑得特别稳健,时不时还要大涨一波,而且都是大容量股,进出也安全。
这还能叫贝塔?
这不who’s your daddy吗?
跟着陈总判断的大盘趋势做股票,简直感觉如虎添翼。
——准确地说,陈总才是虎,他们是翼。
宝钢权证之后,洪永强投入800万,于春尹400万,陈学兵1700万,他们俩分红留置的100万,总共3000万资金,现在已经变成了3190万。
近期收益平均下来,真的做到了陈学兵所说的“每天一个百分点”。
俩人开始找到了复利的爽点,并且对这种不败的感觉有点迷恋了。
另外,洪永强最近来的频率很高,每次都带着不同的朋友来观看他们的操作和收益率,一阵惊叹而后离去。
洪永强说,有意向的资金至少有了五千万,第一支私募基金应该很快就能启动了。
陈学兵却还想再等等。
不够,一亿还不够,他想玩大点。
另外,深圳的临时厂房也投入了使用,现在正在调试设备,培训人员,齐光明每天都要打电话跟陈学兵汇报。
陈学兵对工厂的指示颇多,在招聘和培养技术人才方面不断强调,却对销售这块极少问到。
月初卢一文主动打电话来,说支付宝账上已经攒了50多万盈余,霍小文那边也有62万多盈利在他手上,问陈学兵要不要取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