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波暂息 (2/3)
“庙堂之上,请恕草民见识浅薄。
“但地方官场腐败丛生,官员们只知搜刮民脂民膏,不顾百姓死活,冤假错案堆积如山。
“草民虽出身卑微,却也有自己的操守和底线,实在不愿同流合污。
“故以白卷表明己心。”
李炎何等敏锐,自然听出了黄巢的言外之意:
倘若他愿意放弃原则,同流合污,凭他的才学,也能顺利进士及第,来到这宣政殿上。
‘此人既不像李德裕的党羽,也不似牛僧孺布置的手笔……’
纵观黄巢今日的种种表现,自始至终举止得体、张弛有度,面对诸多质疑刁难,依旧自信不疑。
李炎暗自思忖:
‘莫非……此人当真是一心向正的清流人物?’
不过,黄巢这番答话倒是给了李炎灵感,让他想到如何打发仇士良,消弭今日这场朝堂纷争。
李炎神色平静,不疾不徐地开口:
“朕念你告发科举弊端,其心可嘉,虽行事有失偏颇,然与邱慕阳之间,不过是一场误会。
“朕特恩准你继续参加殿试,以彰我朝宽仁。
“然国有国法,科举乃朝廷抡才大典,你二人皆有违规,理应受罚。
“朕今定夺,此番殿试,你二人若排名未入前二十,便黜落进士之身,以使天下士子莫敢再犯。”
言罢,李炎目光平和地看向仇士良,又转头看向李德裕,和声问道:
“诸位爱卿,对此可有异议?”
仇士良自然觉得此举不妥,可李炎这番话,已然是将黄巢与邱慕阳拴在了一起。
若他坚持反对黄巢参加殿试,就等于变相承认,同样违反科举规则的邱慕阳也无资格。
仇士良心中快速权衡利弊,终究还是低头应道:
“圣上英明。”
李德裕亦拱手施礼:
“臣也以为可。”
李炎从御座上方起身,扫视殿下众人,高声宣布:
“既如此,殿试便重新开始,望诸位爱卿与应试士子各安其职,莫要再生事端。”
他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让宣政殿的气氛有了些许缓和。
百余名参加殿试的考生,虽对邱慕阳与黄巢的特殊待遇有所不满;
可一想到黄巢交白卷的怯弱之举,怎么可能在才子如云的殿试中,闯进前二十呢?
实在没必要为了此事再去争辩,徒惹麻烦。
于是,众人只是暗自腹诽,面上默认了皇帝的安排,各自寻位。
不一会儿,所有考生皆坐在案前。
殿内只剩下笔墨摩挲、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