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次打搅 (4/6)
面照顾病人;
却没想到片刻之后,李老仆硬拽着个年轻人回来了。
“何明远,仵作学徒,我把他拉来一道助县丞?”
黄举天记得这个年轻人。
虽然脑子有些木讷,但做事勤恳踏实,于是点点头,向他们二人详细讲解提取青蒿素的过程。
对黄举天而言,这绝非找个帮手那么简单。
毕竟,轻度疟疾患者,只需服用简单处理的生药汁便可痊愈;
唯有重度患者,才会急需浓度更高的青蒿提取物救命。
而岭南百姓何止百万?
即便每年重症患者不超过千人,黄举天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时间,全部投入到重复的药物制取中。
因此,他必须首先教会当地人如何制取青蒿素,后续才能建立专门的治瘴医坊,实现青蒿素批量生产。
“一择时。”
“二阴干。”
“三碎末。”
“四酒浸。”
“五滤清……”
黄举天将制取流程分解为九个步骤,详细讲解给李老仆与何明远听。
不知不觉,天色大亮。
他连忙宣布解散,硬逼着所有人回房休息两个时辰,中午继续开工。
由于是初次试作,整个制取过程需要三到五日,而黄举天又是此地唯一懂行的专家;
故后续几天,他一步未离县衙,只将日常庶务托付给郑翊处理。
期间,郑翊过来打搅了三次。
第一次,他向黄举天报告了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不仅陈延风、陈延雷告病回家,澄迈衙役中竟有多达三十七人告假!
郑翊解释,衙役队伍中虽只有九人是陈家子弟,但还有二十八人与陈家沾亲带故,靠陈家吃饭。
而留下的那些,则与郑家站在一边。
郑翊担心陈延风会带人上门,报复黄举天当日的一脚,建议黄举天搬去小佛塔暂避。
陈延风有此心,黄举天毫不怀疑。
同时,他笃定陈延雷与陈家大翁,不敢轻举妄动。
直接带人冲击县衙,是造反行为。
平日里“官弱民强”,上面的官僚系统,或许还能睁只眼闭只眼;
唯独造反必须镇压。
况且,依时间推断,陈家应该还未彻底探清,黄举天在长安的底细。
只要不离开县衙,黄举天短期内不会受到人身威胁。
当下,陈家集体罢工的最大影响是——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