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二姨娘替陆远当家,权斗央的野心 (6/7)
> 至少一多半朝官,不由自主点头认可。
大王年轻气盛,再大的工程,说干就干,无人可阻止。
但,现在他度假去了,
作为大臣,都是上了一定年纪,
性格上偏于守成,不喜欢折腾,更何况是揭自己的家底。
财不露白的道理,谁不懂?
下面,有好几个官员,上台陈述各自见解,
基本上是为权斗央和户部尚书,添枝接叶。
最后,首辅周正隆宣布,就《阳光法案》进行票选推举。
因为是实名制投票,因此,正反方得票率大致持平,
赞成票百分之四十八,反对票百分之五十,弃权百分之二。
按照规矩,有摄政王临朝,故此,先交由“圣裁”,
若摄政王不表态,则该议题遭遇“流产”。
权斗央再次出列陈情,
“臣恭请摄政王,以天下苍生为念,
为中华千秋万世的强盛,做出‘准予施行’的决断!”
户部尚书正欲再度上前反驳,
但,首辅却给了他一个眼色,让他稍安勿躁。
推举结果,已经足够表明百官的态度,
画蛇添足,大可不必。
若强行通过,那就意味着,摄政王无视一半朝臣的心意,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毕竟高明娜是临时摄政,又不是大王,
以后,你若有意推动某项政策,
一半官员不配合,压根就执行不下去。
政治,本质上,是妥协的艺术。
高明娜可不是政治小白,她从小在王宫长大,
不但了解后宫的阴谋诡计,还看惯了朝堂上的各种潜规则。
高明娜也认为,
《阳光法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政策,
但,她初来乍到,不能和百官对着干,
可,另一方面,她也不能冷落权斗央的热情。
她微微一笑,圆滑地说道:
“权卿的这个议题很好,本王认为你完全是出于公心,
诸位大臣老成谋国,也言之有理,
不过,本王听了只言片语,犹如以管窥豹,
故,此议题暂时搁置,待本王细细看过,再行定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