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翻译翻译,什么叫他妈的惊喜 (2/3)
了17个亿下去——10个亿的BYD·秦订单,5个亿的租赁车牌照,2个亿的各项支出。
17个亿,这是一笔很大的资金了!
把眼下的嘀嘀出行和块的打车加一块儿卖了,都卖不了这么多钱。
当然了,仅限于眼下。
这17个亿投入下去,其他公司的反应且另说。
比亚迪作为群星科技的供应商,已经被倒逼得不断加码BYD·秦的生产线,力争在农历新年之前下线第一批DM-Ⅱ代插混版BYD·秦。
经过刘达强的反复争取,比亚迪答应朝着Q1月产5000辆、Q2月产8000辆、Q3月产12000辆的目标,大快步前进。
与此同时,大力加码对BYD·秦的纯电版研发,争取在2013年Q4之前,完成纯电版的各项研发工作,推出测试车型。
听说了这些事情以后,王诩授意刘达强与比亚迪签署了一份采购意向备忘录——
群星科技承诺,BYD·秦纯电版上市之后,会至少再采购20个亿的DM-Ⅱ插混版BYD·秦,解决比亚迪的后顾之忧。
全职司机的重资产模式,只要不出意外,这就算彻底走通了。
于是,王诩把注意力放到了兼职司机的轻资产模式上。
兼职司机需自带车辆,自缴保险。
虽然王诩强制规定,兼职司机除了没有保底工资,享有和全职司机的同等福利,还给每单分成提高了12%,使得星联出行的轻资产模式的成本比嘀嘀和块的要高很多。
却也无法掩盖一个事实——
群星科技每多招一名兼职司机,就会少烧至少15万元。
这个至少15万,就是购车款和车辆的营运保险。
王诩就想着,该怎么做才能把这15万*n的钱,给它花出去呢?
想啊想,他盯上了大河西先导区。
作为中央批准,湘省省政府、星城市政府竭力推动,而成立的未来国家级新区,大河西先导区担负着历史重任。
管委会作为大河西先导区的直接管理机构,同样负有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招商引资是其一。
孵化本土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是其二。
正好因为王诩在湘大的讲座上拿出了2个亿,投资湘大师生的创业项目,使得湘省的几大高校骚动不已。
纷纷哀叹自家怎么没有那么大气的校友。
王诩就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搭上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的路子,搞一个面向湘省所有高校的创投基金,
把在网约车兼职司机的轻资产模式上剩下来的钱,给它花出去!
管委会一听,嘿,还有这种好事?
搞!
必须搞!
为表重视,这不,管委会书记都亲自出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