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险误了卿卿性命 (2/3)
过利害得失。
寻常人如是,皇帝亦如是。
而今皇帝之所以想将贺重安置于死地,不仅仅是因为贺重安的冒犯,也是因为贺重安弱,弱到无足轻重,根本达不到皇帝心中利害得失的天平上。
怎么处置都可以。
贺重安想活下来,就必须让皇帝觉得自己有用,或者杀了贺重安对自己有害。
贺重安说道:“臣以法而论,谋逆属实,恩出于上,皇恩浩荡,宽大为怀,乃是天下之福。臣绝非诬告陷害之人。”
绝对不能承认诬告。
一旦承认,那么反坐就是必然的。
但也绝对不能与皇帝对着干。
那也是死局。
所以,贺重安就扮演一个忠言直谏的臣子。
自己没有诬告。但不管法律如何。皇帝有最高决断权。
所以,皇帝是对的。自己也不是错的。
但仅仅是这样,根本不能解决这个危机。
必须让皇帝知道,杀自己非但无益,甚至有害。
“臣也有下情上秉。”
“讲。”皇帝淡然说道。
他杀人,从来是杀得明明白白,无话可说。并不在乎一些人的临死之言。
“陛下,宁国公欺上瞒下,隐藏朝廷军国大事,粉饰太平。我家之所以如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随即贺重安将西海的局面,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西海粮饷不继,年年超支,武宁侯府前后支出十几万两。已经难以承受,这才不得不想办法搞一笔钱,来支撑西海局面。”
“臣死不足惜,但家父在西海之局面,实在难以支持。臣愿意赴死,但请陛下念我家忠勇,能将家父从西海调回来,哪怕是罢官闲居。另选贤才,解西海之危,臣在九泉之下,伏感陛下圣恩。”
所谓宁国公欺上瞒下,在贺重安看来未必。
当今陛下倦政,是事实。
朝廷上自然因循守旧,很多事情上,反应迟钝。
但而今是推到宁国公头上而已。
贺重安这番话,就是要将西海局势与自己的性命联系在一起。
口口声声,说愿意死。其实他怎么会愿意去死啊?
嘉成皇帝只是倦政,懒得管了。但看今日之处置,将一切料理的清清楚楚的。
利害得失拿捏的很清楚。
只要嘉成皇帝知道西海局面,就绝对不会杀自己。
贺重安暗道:“我就不信了,我一人性命与西海不稳,这两个选项,皇帝不知道怎么选?”
贺重安要引入贺家这个筹码,去左右皇帝利益算计。但贺夫人并不知道,也不懂这些。但西海烂摊子,贺家这些年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