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五美吟 (6/7)
p; 黛玉抿嘴一乐,这才将纸稿递给陈斯远,兀自催促道:“瞧吧瞧吧,只有一样,切不可外传。”
陈斯远不迭应下,接过纸稿观量,便见其上果然是五首诗。
其一写西施,旁人都赞西施,唯独黛玉羡东施。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许是一直寄居贾家之故,贾家又风波不休,黛玉只盼着来日如东施一般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其二写虞姬,这一首诗,黛玉对虞姬倒是盛赞有加。
诗中用了黥布与彭越的典故,两人原来都是项羽部将,降刘邦后破楚有功,黥布被封为淮南王,彭越被封为梁王,后来两人均因欲谋反被刘邦所杀。
黛玉估摸着是想,黥布与彭越甘愿投降于敌人,贪生求荣,苟且偷生,终究难逃一死的下场,而虞姬却对项羽忠心耿耿,临危不乱,拔剑自刎,以证其烈。
这倒极合黛玉的性子,但凡认准了,便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其三写王昭君,诗中一叹王昭君红颜薄命,又盛赞其极有勇气,豁出己身北去和亲,到底搏出了一番天地。
王昭君出塞和亲是北去,黛玉寄居贾家何尝不是北去?且黛玉性子本就叛逆,又与自个儿早早结缘,她这是拿王昭君自比呢……诶?她是自比了,那自个儿成什么了?
陈斯远蹙眉朝着黛玉看去,黛玉皱了皱鼻子,别过头去不理他。宝姐姐更是在一旁掩口而笑。
陈斯远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去。
其四写绿珠。
西晋太康年间,石崇为交趾采访使,途经博白地,惊慕绿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为妾,并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内筑“百丈高楼“,可“极目南天“,以慰她思乡之愁。
赵王司马伦专权,党羽孙秀垂涎绿珠倾国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被石崇拒绝。后孙秀在赵王司马伦面前加害石崇,并领兵围金谷园,欲强夺绿珠,她遂坠楼自尽。
绿珠女对石崇的坚贞历来都被诗人们所歌颂,黛玉却说石崇只是贪恋绿珠美色罢了,对绿珠并无真心,所以绿珠死得冤。
由此可见,黛玉想要的从不是什么锦衣玉食,而是趣味相投、心有灵犀;
其五写红拂女,赞其慧眼识雄。
陈斯远忍不住偷眼观量,便见黛玉也往这边厢瞧过来,四目相对,黛玉立时红了脸儿。
陈斯远心下暗自雀跃,心道自个儿如今好歹在林妹妹心中有了些分量。转念一琢磨,林妹妹先前的诗词大抵脱不开自叹自伤,如今却豪迈吟咏,可见林妹妹也长大了啊。
撂下纸稿,陈斯远赞道:“妹妹好才情,我看这五首连在一起不若就叫《五美吟》如何?”
宝姐姐赶忙接了过去,一目十行扫量过,也赞叹道:“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
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袭前人。
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黛玉面上赧然,扯了宝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