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69章 父皇欣慰,元春受封 (2/4)

闻言不由坐直了身子。

    “德本”与“立身”二词,泰顺帝自然再熟悉不过,皆直接源自《孝经》这一儒家至尊经典。他素以“孝”治天下,见此二语,恰如搔着痒处。

    这两个名字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这位新归宗的皇四子,所关切者并非外在荣宠,而是如何成为一个能光耀门楣的孝子。

    泰顺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所期望于袁易的,正是如此:有才学亦有孝道。

    “立身斋”之名,也像是一种无声的奏对,潜台词乃是:“父皇,儿臣在此寒窗苦读、修身养性,未来一切建树,皆为彰显父皇与列祖列宗之恩德荣耀。”这岂非一种高明且深沉的“孝”的表达?

    泰顺帝不禁面露悦色:“此子能深解《孝经》精义,且能化用于日常,悬于座右以自勉,可见是真正用了心,下了功夫的,并非浮泛之辈。”

    忠怡亲王见泰顺帝欣慰,又顺势提及袁易改建校场之事,言语间不乏赞叹:“易哥儿虽已归宗,贵为郡公,然于文武之道未曾懈怠。臣弟观其意,是要将骑射武功也操练得精益求精,时刻以备朝廷驱策。这般勉力奋进,实属难得。”

    泰顺帝听罢,欣慰之色更浓。文武兼修,不忘根本,亦是他对皇四子袁易的期望。

    忠怡亲王含笑探问:“易哥儿册封郡公也有八日了,不知圣上心中可有所筹算,欲于何时安排他进入朝堂,担任何职,也好为国效力,为圣上分忧?”

    泰顺帝沉吟片刻,缓缓道:“此事且不急。”

    他伸手抚须,似在深思。

    袁易归宗之前的差事,皆是钦差身份,并无固定职守。

    如今要为其在朝中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既需权衡朝局,也需符合其皇子郡公的身份。

    泰顺帝这个做父皇的,一时尚未思虑周全,故而不愿仓促决定。

    ……

    ……

    荣国府袭爵之人贾赦闹出人命钦案,遭革爵拿问,好在此事未波及元春册封之事。

    元春册封郡公夫人,此事不会轻易受到娘家的影响。何况,此事在贾赦案发前便已蒙泰顺帝御笔钦准,天子金口玉言,无轻易更改之理。

    五月二十五这日乃是黄道吉日,天公亦作美,神京城内骄阳烁金,熏风微拂,是个火热的晴日。

    这一日,正是元春受封郡公夫人的大礼之期。

    册封仪典便设在袁易的郡公府邸。

    府中上下早已洒扫庭除,铺设整齐,静候皇恩。

    辰时刚过,一位礼部官员与一位宗人府官员,身着锦绣朝服,容色肃穆,分别担任正、副册封使臣,率领着浩荡仪仗,抬着一座五彩璎珞装点的彩亭,亭中恭置着封诰文书与冠服,自皇城迤逦而出,一路威仪煊赫,直往宁荣街郡公府而来。

    郡公府正门洞开,中道铺陈红毡。

    袁易身着石青色郡公朝服,率领府属官员、护卫等,于大门外垂手躬身跪迎。

    使臣队伍至大门前,正使臣手持一柄皇帝使命象征的鎏金铜节,先行入门,诰命彩亭随后,经由中门,穿庭过户,直入早已备妥的大厅。

    大厅内布置得庄严肃穆,设着一个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兵王之我是一个交警 大唐第一女判官 权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眦必报 系统通万界,我妈的小卖部被抢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搬空家产去海岛,娇小姐她赢麻了 仙尊纵横蓝星记 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 两界高武:收束诸天成大罗
相关推荐:
兵王之我是一个交警 大唐第一女判官 权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眦必报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搬空家产去海岛,娇小姐她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