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53章 贾政夫妇,尴尬跪拜 (2/4)

这两个名儿?可有甚深意?”

    袁易这才抬眼看向她,微微一笑,反问道:“你可知这‘德本’与‘立身’四字,典出何处?”

    香菱虽已读了不少书了,但她主要读的是诗词,于经义涉猎未深,《孝经》便没仔细读过。她老实摇头:“奴婢愚钝,并不晓得,还请爷赐教。”

    袁易道:“此四字皆出自《孝经》。所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便是出处了。”

    香菱恍然,点头道:“原来如此!爷真是重孝道、明经义。”

    袁易不再多言,于纸上继续运笔,每一划皆力求完美,融注心神。

    又练习了十数遍,袁易自觉笔意圆融,神韵已足,另铺开大幅纸,凝神静气,腕底发力,将“德本堂”“立身斋”六个大字一气呵成,字迹骨力遒劲,法度严谨,于雍容华贵中透着一股端然正气。

    他搁笔审视,心中颇觉满意,暗忖道:“圣上……父皇若得知我府中正堂与书房悬此匾额,且是我亲自命名、亲手所书,皆取自《孝经》微言大义,彰显孝思,应当会龙心甚慰,加以赞赏吧?便是太上皇……皇祖父闻之,想必也会老怀宽慰吧?”

    原本他打算将这座宁国府的正堂取它名,而眼下这座内书房则用“勉进斋”,暗合自己“勉力奋进则有气运”的气运金手指。

    今日归来,他却毅然改了主意,将正堂命名“德本堂”,将内书房命名“立身斋”。

    这两个新名,看似简单,却是他深思熟虑后,向景宁帝、泰顺帝展现孝心、砥砺德行、争取圣眷的一种无声而巧妙的方式!

    归宗皇子,绝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天家父子,君臣分际,比之以往,他更需勉力经营,更需固宠圣心。

    眼前这两幅匾文,便是他在波谲云诡的皇家深海中,驶出的又一叶风帆。

    ……

    ……

    申时四刻,乃是夏令时节大庆官员散值的钟点。一时间,各衙署朱门洞开,冠盖云集,文武官员纷纷坐轿乘车,各自归家。

    其中有一些官员,心思却不在归家,而是往宁荣街上的宁国府而来,意欲“拜访”新归宗的皇子袁易。

    至申时六刻,一辆马车停在了宁国府大门前,从车厢内走出了两人,分别是屈继善、房庭训。

    这二人都是袁易昔日的老师,也是同榜二甲进士。

    只是,这二人考中进士后的仕途际遇差别甚大。

    大庆文举一甲三人,例授翰林院职。二甲、三甲者,须经朝考,中选者授庶吉士,不中者候补主事、知县等职。庶吉士肄业三年,乃行考核,谓之“散馆”,优者授翰林院检讨,始正入翰苑,称“留馆”;余者则外迁他职。

    屈继善乃屈泰之子,家世显赫,更兼早已受到泰顺帝的赏识。他中了进士后,未循常例考选庶吉士,被泰顺帝特简授了翰林院编修,随后又擢为日讲起居注官,得以时常随侍泰顺帝左右,真真是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反观房庭训,寒门学子,苦读出身,虽与屈继善同榜二甲进士且名次相连,却只得按部就班考取庶吉士,如今虽已考选了庶吉士,然肄业须三年,三年后能否“留馆”成为正式翰林尚在未定之天,心中常自惴惴。

    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潮汐界限 娱乐:被资本做局,我拿红歌护体 白切黑 工业大摸底,我的废品站值千亿!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 饮马边疆,从塞北一小卒开始 符针问骨 说我是反派,污蔑竟然成真了!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间养全家
相关推荐:
潮汐界限 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 饮马边疆,从塞北一小卒开始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间养全家 大唐:请陛下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