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桃花开了,景宁来了 (2/5)
不难想见,作为扬州首总的汤承瑜,会成为扬州乃至两淮地区的巨贾。
而汤承瑜已算是姜念的半个门下,将来自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
……
二月中旬的扬州,春意渐浓。
这日上午,盐院签押房内,姜念正伏案批阅文书。
忽有亲兵进来禀报,林如海、苏天士求见。
只见林如海拄着拐杖缓步而入,身后跟着苏天士。
姜念起身相迎:“姑丈怎的来此?虽说病体渐愈,还该在内宅将养才是。”
林如海笑道:“苏先生说了,如今每日略走动些,反倒有益。”说着在姜念让出的椅子上坐下。
苏天士拱手为礼,在旁侧落座。
林如海轻叹一声:“有件事要与贤侄商量。”
他看向苏天士:“苏先生意欲明日便要回苏州了。”
姜念看向苏天士,苏天士捋须道:“林侍御沉疴已去其七,余下的只需按时服药,静心调养便可。老朽在扬州盘桓月余,也该回去了。”
姜念感慨道:“先生实乃当世神医,堪称仲景、元化一流。我本欲保举先生入太医院,奈何先生不愿。”
这话发自真心。
前世那位叶天士,被评价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医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既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切脉望色,如见五藏”“治病多奇中”,民间则传说其为“天医星下凡”。
而这个世界的苏天士,便是叶天士的翻版。
“大人谬赞了。”苏天士连连摆手,“老朽不过乡野郎中,怎敢与先贤比肩?太医院虽好,却不如在苏州悬壶济世来得自在。”
姜念沉默了一会儿,方道:“先生心意已决,不敢强留。今日再备二十两金子,既是谢礼,亦是程仪。”
苏天士又连连摆手:“使不得!诊金谢礼早已收足,断不能再受。”他犹豫了一下,终是开口道:“老朽心中只记挂着犬子一事。”
苏天士意欲为一子捐官,此前已求过姜念、林如海。
姜念会意:“先生放心,令郎捐官之事,我必会竭力办妥。”
林如海接过话头:“此事我应承在先,苏先生救我性命,这番恩情,理当由我来报。”
姜念笑道:“姑丈见外了,此事你我一同办理便是。”
……
……
展眼已是三月上旬。
姜念在扬州已待了近两月光景。
正值烟花三月,扬州城里城外,处处姹紫嫣红开遍,或玉兰似雪,或海棠如霞,亦有梨花堆砌,恍若琼林玉树。
盐院后园中,桃花泉边的几株桃树,经了春风抚弄,已开得云蒸霞蔚。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