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林黛玉:哼,讨厌 (2/4)
两个靠枕垫在身后,半倚半坐着。
此时窗外依然飘着细雨,那雨丝依然细若牛毛,沾在窗棂上不闻声响,唯见檐角滴水偶尔“嗒”地一声落在阶前。
屋内炭火虽旺,却仍透着几分阴冷。
幕友文载璋搬了一张椅子放在床前,请姜念落座。
姜念方坐在床前,忽听林如海道:“适才接获密旨,知姜大人奉旨代摄两淮盐政,更将这盐院辟为钦差行辕。按例……我理当迁出才是。”
姜念含笑道:“林侍御多虑了。这盐院甚大,添些人手也住得开。你如今病体沉重,若贸然迁居,反倒不妥。况且,圣上又特意嘱咐,要你感念天恩,以病躯襄助新臣。你我同住盐院,才便宜行事。”
林如海也不勉强,暗自庆幸。他自知病势凶险,若真要挪动,只怕这病体更难支撑,且临时迁居也麻烦。
顿了顿后,林如海强撑精神对姜念道:“虽蒙姜大人体恤,容我仍居盐院,然这四并堂乃内宅正房所在,理当让与大人起居才是。”
四并堂,是两淮巡盐御史衙门的内宅正房,却并不位于中路,而是位于西路。江南的园林式建筑讲究曲径通幽,与神京城的荣国府、宁国府是有差异的,荣国府、宁国府的内宅正房都位于中路。
北宋名臣韩琦曾创建四并堂,其典故源自南朝谢灵运提出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之说,其命名则体现了追求理想生活境界。
姜念道:“倒也不必如此。”
林如海见他执意推辞,又道:“大人既执意不肯居这四并堂,若不嫌弃,后院的桃花泉轩倒可暂住。”
姜念见林如海说话有气无力,不欲因这种琐事让林如海多费力,便转而看向林如海的幕友文载璋:“你可知这桃花泉轩?”
文载璋立即躬身向前,满脸堆笑着介绍了一番。
原来,后院中有一口古井,叫桃花泉,其水清澈,用以泡茶,汤色清亮,滋味醇厚。桃花泉旁建有桃花泉轩,乃是林如海的内书房,他常在此邀幕友宾客,汲桃花泉煮茶。
姜念若有所思,文载璋见状更加殷勤:“轩中陈设胜在别致,推窗可见假山曲水,后窗对一株老梅,如今正值梅花绽放时节,实在是难得的佳处。大人在此日常起居,再舒适不过的,也可见咱们林侍御对大人不怠慢的。”
林如海微微颔首。
姜念道:“林侍御且安心养病,待会儿我去瞧瞧那桃花泉轩再作定夺。”
林如海又问姜念此番携了多少人来扬州,对这些人的住处皆做了安排。
此事议完,林如海道:“圣上密旨命我协同姜大人办理盐务,凡所咨问,务须详尽禀告,不得推诿延误。姜大人若有咨问,但问无妨。”
姜念微微一笑,道:“圣上虽命你协同办理盐务,但今日你已劳神太过。况且我方到扬州,诸事未明,且待安顿后再议盐政不迟。”
林如海颔首,靠在枕上喘息。
姜念忽想起一事,含笑道:“都中荣国府得知你染恙,特意安排令爱回扬州探望,由贾琏一路护送。他们与我同路而来,此刻已在盐院。不如唤来一见?父女久别重逢,也是一桩美事。”
林如海眼中闪过一丝光彩,当即命下人去传唤贾琏、林黛玉,又让人回避,留姜念在内室相陪。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