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爵位提升,住王府? (1/2)
贾拓上朝后,文武官员们都有些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见到这位勇猛无比的少年英雄。
此时的贾拓身上还满是血迹,手里的长枪和红缨都沾满了血。
尽管已经休息了三个时辰,贾拓还是有些疲惫,毕竟长途跋涉,不是短时间能恢复的。
太上皇看着眼前的贾拓,双手紧握,胡须都在微微颤抖。如果当时赵全能早一步把贾拓带进宫里,
那这次的功劳就算在他身上了,皇帝想要控制朝政就不可能了。
偏偏锦衣官被顾千帆摆了一道,现在这巨大的功劳竟然成了皇帝的。
太上皇仔细打量了一下贾拓,心里更是难过,因为眼前这位少年显然是个人中龙凤,想彻底除掉他已经不可能了。
栽赃嫁祸也不可能,毕竟贾拓在众人面前斩杀匈奴首领,击退敌军,这功劳是不可能抹杀的。
此刻不仅太上皇心中五味杂陈,满朝文武的心思也都很复杂。
十五岁的贾拓就已英勇无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还斩杀了匈奴单于,挽救了神京城。实际上,贾拓今天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救国之举。
一个侯爵头衔是肯定的了,才十五岁的侯爵啊,这是多大的荣耀?
四王八公们想起自己家的孩子,突然觉得自己家那些不成器的小子只是凑数罢了。
雍舜帝扫视四周:"贾拓今天的功劳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了,如果不是他,我们在座的人都成了匈奴的俘虏,包括我和太上皇。
关于对贾拓的封赏,不知太上皇和诸位有什么看法?"
太上皇:"开国先祖有训示,非功臣或开疆扩土的人不能封异姓王。"
说完这话,太上皇给王子腾递了个眼神。
王子腾领会了意思:"陛下,臣以为昭毅将军年轻有为,对我大周功勋卓著,应当封为一等侯爵。"
雍舜帝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其实他本来打算封贾拓为王,最起码也是国公的位置。
但在太上皇和四王八公面前,要突破众人的阻力封为国公几乎不可能。
那么就在封号上下工夫吧。
雍舜帝的眼眸微动:"那就按朕的意思办,封贾拓为一等侯爵,赐封号武安,任京营节度使!"
(这里武安侯相当于历史上的武安君,不过大周没有封君的习惯,所以直接封为武安侯。)
一听这话,太上皇当场火冒三丈:"皇上!"
京营节度使一直是王子腾担任,受太上皇控制,现在皇帝却给了贾拓,这是公然夺取权力。
雍舜帝面无表情地看着太上皇:"太上皇,我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封昭毅将军为武安侯了,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雍舜帝的意思很明显:你们不让封国公他没封,难道现在还要逼迫他更改官职任命吗?
太上皇看着皇上坚定的目光,沉默着闭上了眼睛,局势已经难以挽回了。
好个年轻的武安侯贾拓啊!竟硬生生地在朝堂上为皇帝开辟了一条亲政的道路。
转眼之间,曾经被人忽视的贾拓,一下子成为了大周顶尖贵族之一。
大周建国百余年,开国功臣的爵位也是一代代降级传承的,不降级的如今四王八公十二侯之中只有北静王一家而已。
宁荣两府还能挂着敕造国公府的牌匾,也只是依靠祖先的庇荫。
这样一来,贾拓的一等侯爵就显得格外稀少和尊贵。
爵位定下了,雍舜帝领着贾拓走进了养心殿。
同一时间,顾千帆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半跪在地上说:"皇上,荣国公府那边传来了消息!"
雍舜帝示意他继续说。
顾千帆看了眼贾拓后说:"武安侯的亲妈在他忙着抗敌的时候,给他定了一桩婚事。"
贾拓的眼睛微微一挑。这个王夫人确实是个麻烦。从前因为贾珠的事,王夫人对他可是百般针对,几次三番暗中下手企图除掉他。
现在大概发现硬来搞不定,就想借婚姻这事绑住他?或者阻断自己跟其他贵族联姻的可能性?
果然如贾璐所料。
顾千帆接着汇报了秦可卿这门婚事的具体情况给雍舜帝,后者听完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这还有没有王法!王家真是越来越放肆了,难道他们以为能够一手遮天吗?
你放心,只要是你不乐意的婚事,就算是已经定了我也会想办法退掉。"
贾拓问顾千帆:"这婚事是指那个营缮郎秦业唯一的女儿秦可卿对吧?"
顾千帆恭敬地答道:"回武安侯的话,是这样的。"
贾拓眼神闪烁了一下,秦可卿不仅漂亮得如同十二金钗之一,在气质上也有点类似于宝钗;她的风姿卓约之处更是像极了林黛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