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水泥里的手 (2/4)
比文字更深刻的烙印。理论上,只要神经束没有完全腐坏,我们就能用微电流‘唤醒’它。”
唐雨柔点了点头,用镊子夹起一枚比发丝还细的微电极,在陈默的指引下,精准地植入了尸体右臂的尺神经束。
十几根电极依次就位,连接着一台低频脉冲模拟器。
屏幕上,复杂的波形图开始跳动。
“启动低频脉冲,0.5赫兹。”唐雨柔下令。
电流无声地注入早已冰冷的躯体。
一秒,两秒,五秒……尸体毫无反应。
陈默的额头渗出了细汗。
就在他准备调整参数的瞬间,尸体的右臂猛地抽动了一下,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不是死后常见的肌肉痉挛。
抽动过后,手臂以一种极其缓慢、稳定、甚至带着某种机械般精准的姿态,缓缓抬起。
手肘弯曲,前臂上抬,最终停在胸前——掌心向下,食指、中指、无名指死死并拢,小指微翘,而拇指则倔强地向外旋转。
紧接着,整个手掌以手腕为轴,开始做出一个精确的“逆时针旋转90度”的动作。
动作完成,手臂便僵直在那里,仿佛一座凝固的雕塑。
监控屏幕忠实地录下了整个动作的轨迹和角度参数。
“重复刺激。”唐雨柔的声音有些沙哑。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每一次的结果都分毫不差,如同电脑程序的精准回放。
“这不是痉挛,”唐雨-柔关掉记录仪,对着目瞪口呆的众人说道,“这是他生命最后一刻,或者说,是他一生中重复了千百遍的,刻在骨头里的执念。一个程序化的动作回放。”
下午两点四十七分,市局技术科,数字信息修复室。
空气里弥漫着老旧纸张和服务器散热风扇混合的味道。
苏晚顶着两个黑眼圈,双眼死死盯着屏幕。
左边,是唐雨柔传来的动作轨迹分析视频,右边,是她从档案馆的故纸堆里翻出来的,《云江水利系统操作手册》1985年版的扫描件。
这是一项枯燥到令人发疯的工作,一帧一帧地比对,一页一页地翻阅。
手册的纸张已经泛黄,上面的字是老式的铅字打印,配图则是粗糙的手绘。
苏晚一杯接一杯地灌着咖啡,直到她的鼠标指针滑到手册的附录部分——“主控阀应急开启流程”。
那一页,一幅几乎被遗忘的手绘图解,与视频中的动作轨迹,完美地重合了。
从手掌的姿态,到旋转的角度,每一个细节都严丝合缝。
苏晚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的目光下移,落在了图解旁侧,一行用铅笔写下的、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的批注上。
“双钥并启,缺一即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